文档介绍: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关于旅游资源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民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另一种观点认为: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都为旅游资源;还有人提出:旅游资源是指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总称。旅游资源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论者认为凡是具有旅游吸引力者都属于旅游资源,狭义论者则强调有无经济价值。中国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资源。”这一概念首先淡化了上述广义和狭义之别,并在提到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出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三大效益并重的提法,是符合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二、旅游资源的分类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是从旅游资源属性的角度,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另外还有就是一种混合型旅游资源,它既有迷人的自然景色,又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是深受旅游者欢迎的一类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存在的各种地理要素。具体说,它是由地球的大气圈、山川、河流、海洋、岩层、土壤、植被和动物等自然界物质组成的。它也是人文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物结合的表现,是人类创造的景观。它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自身的制约。因此,构成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比较复杂,既包括有形的旅游资源,也包括无形的旅游资源。根据管理级别分类: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分:8大主类、31个小类。附:旅游分类:三、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集合概念。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人文两大类别。从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总之,多样性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也决定了人们旅游动机的多样性。2定向性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但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则无多大吸引力或根本没有吸引力。因此,任何一项旅游资源都有吸引力定向的特点,即只能吸引旅游市场中的某部分旅游者,而不可能对全部旅游市场具有同样大的吸引力。3唯一性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尤其珍贵的文物是不能再生和替代的特殊资源,因而也就具有唯一性,如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巴黎艾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都是如此。4变化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兴趣、需求以及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人文旅游资源也会得到不断的创造和补充,而自然旅游资源也会因旅游经营者的深入开拓而不断被开发、利用。5地域性旅游资源的地方性、民族性。6组合性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集群、组合情况,是影响开发的重要条件。7季节性(时间性)特定的时间、季节出现特有的景观。8永续性、不可再生性。使用的重复性、永续性,但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一、位置、疆域和邻国介绍:我国的位置、领土、疆域和邻国情况。辽阔的国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为旅游者提供了广阔的旅游空间,也创造了多样的旅游环境,既有较大的旅游环境容量,又可以适应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并可开发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二、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缤纷各异的民族风情为现代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开发添光加彩。三、地貌概况及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3地貌类型种类齐全:四、水体概况及特征1河流我国河流众多,径流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河流按水系划分可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2湖泊我国是个多湖泊的国家。3瀑布瀑布是由于地表河床不连续,导致河水形成落差而出现的跌水。4泉水地下水的天然露头称为泉。温泉具有医疗功能,我国著名的疗养温泉有陕西临潼华清池,云南安宁的“天下第一汤”,重庆的南温泉、北温泉,北京的小汤山温泉,台湾的北投温泉、阳明山温泉等。此外,我国还有许多奇异的泉涌,如“毒泉”、“害羞泉”、“蝴蝶泉”、“间歇泉”等。5海洋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止北仑河口,总长达18000km,加上沿海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2000km。漫长的海岸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海岸景观。五、气候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