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古诗鉴赏(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鉴赏(课件).ppt

上传人:n22x33 2015/10/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鉴赏(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值不断增加高考古诗词考题出现六大变化趋势
1、古诗词题历年如何变
高考语文上海卷中,古诗词阅读考题始于1991年。前后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年~1997年):其间1992、1995年未考。以考查“基本常识”为主。考题涉及到如下常识:押韵、选填句子(对仗、平仄)、诗体分类、作品时代等。第二阶段(2000年秋考~2004年秋考):以考查“理解鉴赏”能力为主。中间1998、1999年及2000年春考未涉及古诗词考题。
第二阶段的考题有如下特点:
1、每年的春考、秋考都考了古诗词,每次都有理解分析的考题;2、从诗词的体式看,主要考了唐诗、宋诗、宋词三类。其中唐诗考了2次,宋诗考了1次,宋词考了3次,唐宋诗的比较2次;3、从诗词作者看,既有杜甫、辛弃疾等大家,也有王维、杜牧、岳飞等名家,更有王驾、蒋捷、杜常、米芾、赵师秀等一般诗词家。其中杜甫的诗在两次春考题中考到;4、从考题量看,单独就一首诗(词)出题有5次,两首诗的比较出题有3次;5、从具体的题型看有:文学常识、修辞知识、诗体分类、字句解说、想象说明、理解分析、鉴赏评价、比较分析等。
今后出现6大趋势
趋势一:从考基本常识为主变为考理解鉴赏为主。分析近几年的秋考题就可以知道,2001年的四小题中有两题是理解题。2002年的三小题中,两题是理解题,一题是鉴赏题。2003年四小题全是理解题。2004年,一题文学常识题,一理解题,一题鉴赏题。同时,从阅读的“三个层级、六个能力点”来说,虽然古诗词阅读属于鉴赏评价层级,其实这几年的考题远远没有达到此要求,还是停留在鉴赏评价的初级阶段,即理解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诗词“读懂”。这一要求是最起码的,今后高考题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大鉴赏评价的份量。
趋势二:从考一首诗变为考两首诗比较。从题量上看,两首诗显然增加了阅读容量;从难度上分析,也增大了理解难度。2000年考的是赵师秀《约客》和王驾《雨晴》的比较:两首诗都是七绝和写景诗。但是一首是宋诗,写的是初夏之景;一首是唐诗,写的是春天之景。结尾虽然都有想象,但韵味却不同。
约客赵师秀(南宋) 雨晴王驾(唐)
黄梅时节家家雨, 雨前初见花间蕊,
青草池塘处处蛙。雨后全无叶底花。
有约不来过夜半, 蜂蝶纷纷过墙去,
闲敲棋子落灯花。却疑春色在邻家。
1、甲、乙两首诗在体裁上属于近体诗中  (2分)
2、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2分)
季节
景物

家家雨处处蛙

春天
七绝
黄梅时节初夏
蜂蝶、叶
3、甲、乙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时的种种情况。
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
2003年的春考题考的还是两首七绝,属于同题诗“华清宫”的比较。虽然对象相同,写法却不一样:一个是唐代诗人杜牧,通过描述送荔枝一事,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逸误国;一个是宋代诗人杜常,通过描绘华清宫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兴衰之感。
2004年的春考题考的是两首相关诗的比较,,一首是王维的《相思》,此诗题也作《江上赠李龟年》,一首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可见两首诗都与李龟年相关,通过李龟年的身世命运折射出大唐的由盛而衰。虽说都是抒情诗,一个抒发的是友情,一个抒发的是故国之思。由上可知,两首诗的比较一般来说都有相关、相似、相同点。
阅读下列诗和对联,完成题目。
赤壁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满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2004年
□□,律诗
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
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
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结合全诗,从—个
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
右)。(5分) ’
趋势三:从单纯考诗词的内容变为内容、形式并考。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