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咏柳这首诗的教学设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咏柳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分享。教学内容:《咏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1、学会生字,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2、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4、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1、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理解。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咏”什么意思?“咏柳”呢? 2、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中,“妆”——装饰。什么装饰了什么?柳树真是碧玉装饰成的吗?说说诗句意思。 3、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 4、齐读1、2句,问:第1句着重写,第2句呢,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从而展现了“垂柳”的“美”。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该怎么理解呢? 6、第1句写“树”……第3句写什么?,第四句呢? 7、从诗题“咏柳”上看,这首诗要赞美的是柳树,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柳树吗?那是在赞美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8、齐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为什么喜欢? 9、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诗人到先观察后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缘故吧。 10、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主要运用课件图片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