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直击雷防护.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直击雷防护.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2/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直击雷防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雷电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影响?答:雷电是一种可怖而又壮观的自然现象。它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雷电促成有机物质的合成可能在地球生命起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及雷电引起的森林火灾可能启发了远古人类对火发现和利用;仅在现代生活中,雷电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常使航空、通信、计算机系统、电力、建筑等许多部门遭受破坏,一直引起人们对于雷电活动及其防护问题的关注。2、雷击产生后有哪些破坏力?答:雷击会严重损害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数十乃至一、二百千安的雷电冲击电流,具有巨大的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雷电冲击电流流过被击物体形成幅值很高的冲击电压波,使电气设备绝缘破坏;冲击电流的电动力作用,使被击物体炸裂;冲击电流使导线等金属物体温度突然升高,以致熔断毁坏。其中以第一种情况的破坏性最大,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由于雷击作为一种强大的自然力的爆发,目前的人类是无法制止的。人们力所能及的主要是设法去预防和限制它的破坏性。这就要装设防雷保护装置,采用防雷保护措施。3、什么是直击雷?答:直击雷是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的。4、雷电放电有哪些主要电气参数?答:掌握雷电放电的电气参数,将有利于研究防止雷害的措施。由于每次雷击放电的条件都不同,雷电的各参数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固定数值来表示,这些数值通常通过大量的观测记录和统计方法来获得。雷电参数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各项:①雷电流的极性。云中带负电荷,它对地的放电称为负闪电;云中带正电荷它对地的放电称为正闪电。负闪电时,雷电流由地向云,这时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据统计,雷电流大约有75%~90%负极性的,而感应过电压则多数是正极性的。②电荷量。雷云积聚的电荷量越大,则雷电的能量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③雷电流幅值。雷云的电荷击中物体,在放电流入大地时的最大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至数百千伏,据统计,雷电流幅值的概率(雷电流出现的百分数)如图所示。④雷电流陡度。它是指雷电流在单位时间内上升的数值,表示雷电流增长的速度。据统计,雷电流陡度可高达50kA/μs,平均陡度约为30kA/μs。⑤雷电流的波形。波头时间越短,则陡度越大,对电感元件的危害越大;波尾持续的时间越长,雷电流的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强。据统计,通常直击雷雷电流的波头为1~4μs,波尾时间为10~200μs。⑥雷电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主要决定于雷电流陡度和雷电流通道的阻抗,它的大小可按下式来计算:U=IR+L(式中:I—雷电流幅值kA;i—随时间变化的雷电流kA;R—接地电阻Ω;L—雷电流通道的电感H)。5、什么叫做雷击的选择性?哪些地方最容易遭受雷击?答:雷云的形成与气象条件及地形有关,当雷云形成之后,雷云对大地哪一点放电,虽然因素复杂多变,但客观上仍存在一定的规律。通常雷击点选择在地面电场强度最大的地方,也就是在地面电荷最集中的地方,从那里升起迎面先导。地面上导电良好和地形特别突出的地方,比附近其它地方密集了更多的电荷,那里的电场强度也就越大,成为遭受雷击的目标。在地面上特别突出的地方,离雷云最近,其尖端电场强度最大。例如旷野中孤立的大树、高塔或单独的房屋、小丘顶部、房屋群中最高的建筑物的尖顶、屋脊、烟囱、避雷针、避雷线等,都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在地面电阻率发生突然变化的地方,局部特别潮湿的地方或地形突变交界边缘之处,例如河边、湖边、沼泽地、山谷的风口等地带,也都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凡具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地质等特征且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称为易击点或易击段。这些情况,通常就叫做雷击的选择性。6、避雷针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答:1744—1750年富兰克林进行的关于一系列实验,例如著名的风筝实验,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一种大气火花放电现象的秘密。1749年富兰克林创议:接地的高耸的尖形铁棒可以用来保护建筑物,并设计了避雷针的实验。到18世纪末,避雷针获得公认,被普遍采用。7、避雷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答:避雷针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接闪器是指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的针头、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技术构件。引下线是指连接接闪器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接地体是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8、避雷针的保护原理是什么?答: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避雷针冠以“避雷”二字,仅仅是指其能使被保护物体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9、为什么避雷针要高于被保护物体?答:虽然避雷针的高度比较高,但在雷云与大地之间这个高达几公里,方圆几十公里的大电场内的影响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