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通过巩固练习拓展运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1-93页。学情与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可能较为困难。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因此采用:1、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2、以简单的生活实例为载体;3、创设丰富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教学难点:体现“几分之一”,构建“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2张图形(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来搭配)、水彩笔、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出平均分。教师创设让同学们帮聪聪和明明分食品的情境时,引出只有一个月饼,怎么分?产生思维碰撞,接着课件播放两种分法,揭示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才公平。2、揭示课题。每一份该用什么数表示?自然引出分数产生的意义,揭示了课题。【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半个、、1/2……】【设计意图: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所以,在以上环节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分月饼的多媒体演示,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怎样分才公平?将“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体现出来,并让学生感受到当自然数不能表示一些事物的量时,怎么办?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即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进而感知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一)认识1/21、揭示概念。通过课件的演示,教师出示这句话: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让全班齐读,找找关键字词。2、理解1/2课件动态演示1/2各部分表示的意思。(短横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1”表示它的1份。)并让学生理解这一半是1/2,那另一半也用1/2来表示。【设计意图: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所以在认识二分之一时,通过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帮助学生更直观,明确的分析问题。】3、读写1/2。教师让学生读1/2,说说是按什么顺序读的?(从下往上读)并观察老师写,看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短横,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