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媒体广告]推广普通话(ppt 55页).ppt

格式:ppt   大小:166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媒体广告]推广普通话(ppt 55页).ppt

上传人:593951664 2019/2/9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媒体广告]推广普通话(ppt 55页).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推广普通话lesson3一建国前普通话形成的历时概说(一)、雅言时期:先秦1、汉语在先秦之前就有差异的例子:(1)、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游?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2)、更直接的一个例子是《左传》: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3)、一傅众咻2、先秦有共同语:雅言(1)、孔子《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2)、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成集的《诗经》,收集的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3、共同语的语音基础:中原地区(西安;洛阳、开封)(二)、通语:两汉从周朝到秦朝,王室每年秋天都要派官员到全国各地去搜集地方歌谣和方言,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扬雄用27年的时间编成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这本书记载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并且一一加以解释。全书的第一条是:“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三)、空缺:汉代以后至宋代汉代以后至宋代,虽然没有指代共同语的一个名词,但是共同语是一直存在和应用的。(四):空缺:辽金元代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北京话。(五)、官话:明清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担心读书人“拘于方言,无以达于上下”(使用方言不利于上下级沟通的意思),命人编纂《洪武正韵》并颁行天下,“官话”的名称出现在明代中叶。“明清的官话,广义地说,是指广大北方话区的方言,例如陕甘宁的话叫西北官话,云贵川的话叫西南官话,九江南京镇江话叫下江官话;狭义地说,官话就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华北东北话。虽然明清时期出版了许多以北京语音为基准的韵书,但是官方并没有为官话确定语音标准。(六)、国语、普通话、华语:辛亥革命以后 “国语运动”的萌芽阶段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1、第一个提出统一全国语音的人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驱、福建厦门人卢戆章。卢戆章是创制汉语的字母式拼音方案的第一个中国人,主张以南京话为统一的语音标准,但是他毕竟是“语同音”的首倡者,为日后他人主张推广国语(普通话)提供了重要的启迪。2、这里要特别提到天津人王照,他创制了以官话为标准音专门拼写“北人俗语”的“官话合声字母”,极力主张用“京话”为共同语,主张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王照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