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广大考生急切等待中上市发行。恩波考研政治团队名师即时进行研究并解读。新大纲变化的总体特征: 一、反映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新大纲的制定紧扣目前全国高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 三、新大纲的修改保持内容的严肃性、专业性,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四、新大纲的修改注意保持了与以往考试要求的延续性。通过对新大纲全文内容的比照,总体上没有实质新的变化,主要是在一些文字上的描述更准确,删除部分内容,调整了个别知识点,大致有38处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部分有17处的变化。是这次修改最多的学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考试难度应该与2011年相当。考生要全面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基本原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仅有2处删改;但是本课程内容较多,分值也是最高(占30%),考生在复、江泽民、胡锦涛”人物主线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15处变化。这里涉及的更多是知识点的调整,考试内容和分值没有变化。在复习这门学科是要着重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意义等。另外《近现代史纲》有一部分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合,特别是应当结合起来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的内容来学习。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只有3处删减;可以说没有变化。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对时事年度进行较大调整。但考生不必担心,其实以往考试中就有所体现。恩波在理念的辅导中都特别重视形势与政策的关注。祝:全国考生学习进步!考研成功?新旧大纲修改知识点对比:(旧大纲指2011年大纲)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3处变化) 旧大纲描述: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新大纲描述: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修改点评:删除联系与发展。旧大纲描述: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新大纲描述: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修改点评:删除否定之否定。属于重复内容旧大纲描述: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新大纲描述: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点评:删除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处变化) 旧大纲描述: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新大纲描述: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以及意义。修改点评:对知识点提出了新的要求,是考试重点。旧大纲描述: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新大纲描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修改点评:描述更简洁,没有实质变化。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2处变化) 旧大纲描述: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新大纲描述:改革的性质和作用。修改点评:删除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旧大纲描述: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新大纲描述: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修改点评:把“二重性”改为“两重性”更符合习惯用法。(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4处变化) 旧大纲描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待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新大纲描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修改点评:合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待点。更加规范。旧大纲描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新大纲描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修改点评:合并描述更简练。旧大纲描述: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