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718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小枷 2019/2/10 文件大小:7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 规划总则 1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第一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1第二节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 2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第三章 城镇体系规划 4第四章 市域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5第二节城镇给排水规划 5第三节能源规划 6第四节通讯及邮政规划 6第五章 城镇重要社会设施与住房建设规划 7第一节教育发展 7第二节文化广播与体育设施建设 7第三节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7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 8第二节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第七章 空间管制规划 9第八章 城市规划区 10第九章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11第二节城市规模 11第三节城市发展目标 11第四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增长边界 11第五节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12第六节城市发展时序 12第七节土地利用规划及强度控制 12第八节居住用地布局与住房建设规划 13第九节公共设施布局 14第十节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布局 15第十一节景观风貌规划与城市设计 15第十二节旧城改造规划 16第十章 中心城区专业规划 17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17第一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18第二节能源工程规划 19第三节电信、邮政工程规划 19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20第五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20第六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21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2第十一章 城市远景发展 22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 23第十三章 附则 24附表 25规划总则编制目的为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设施、健全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地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基本思路,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组织,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环境,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强化和提升毕节市中心城区在全省和贵州西部经济带中的地位,突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题,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为“生态试验区”的服务基地作用,建设成为黔川滇三省交界地区的重要城市和贵州省西部经济带的主要城市节点之一、贵州西北部的商贸和物流中心与信息传输枢纽。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性质,加强规划调控,引导和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规划原则(一)从区域分析入手,合理定位,城镇体系与城市相衔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二)兼顾现实、适当超前、近期和远期相结合;(三)生态建设优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四)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主要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六)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七)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八)《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九)《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十二)《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十三 )《贵州西部经济带“十一五”发展规划》;(十四)《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五)《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六)《毕节城区总体规划(修改)》(1989年)。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30年,共22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规划层次及范围规划层次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两个层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市东、市西、三板桥、观音桥、大兴桥、流仓桥等6个办事处和鸭池镇、梨树镇、海子街镇、长春堡镇、小坝镇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65km2。城市规划区(强制性内容)辖梨树镇、鸭池镇、海子街镇、长春堡镇、田坝桥镇、何官屯镇、小坝镇、八寨镇和6个办事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近期生产总值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以煤电化一体化为龙头、适应循环经济要求、可持续的优势产业和一批特色产业,建设具有毕节特色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有较大改善,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全市人民有一半以上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