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ppt

格式:ppt   大小:29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19/2/10 文件大小:2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川端康成父母的心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本课学****目标能理解本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重难点:能理解本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理解作者浓浓的爱心下面笼罩着的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色。听讲故事,想像情节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小组讨论(2)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父母是怎么想的?理由是什么?(3)用女儿换回次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4)想要回女儿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5)难道一家六口就这样分离了吗(齐读13——15段)(1)送走长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品味语言,体会感情饱含深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表达感情的句子,谈谈感受。(自由发言,集体评价,并读一读)(1)送走长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十分忧郁,眼含热泪,难割难舍。长子是接班人,无精打采。(2)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父母是怎么想的?理由是什么?(3)用女儿换回次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次子与去世的婆婆很相象,是对去世婆婆的不孝。(4)想要回女儿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失魂落魄,痛哭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