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读冯友兰先生.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冯友兰先生.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冯友兰先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哲学,一门给人智慧的学科。我一直对哲学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虽然有时不懂。但它带给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走怎样的路,选择过什么生活,面对困难怎么办,这都由他的世界观决定。世界观就是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看法。从古至今,哲学发展源远流长。在西方,我们从最初的毕达哥拉斯、泰勒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到近代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再到马克思等,整个过程展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轨迹。在中国,我们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的哲学思想、汉朝佛学的传入以及其后的中国化、魏晋时玄学、隋唐尊道、崇儒、礼佛,再到宋元明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后来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等。《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一直没有中文本,1985年由冯先生涂又光先生根据英文本译为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其自序言: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首先讲到中国哲学之精神。中国哲学的地位想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中国哲学的问题在于在出世与入世中达到一种和谐,将这个反命题变为合命题。这也是我所想的,一个人的内心的修养高超与在世间得到认可。这与西方柏拉图都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哲学追求的在于是一种内圣外王之道。它有自己表达的方式和语言。那么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首先从地理上出发,古中国看到的是广阔的陆地而西方看到的是辽阔的海洋,这就是中国哲学产生的地理背景。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而从另外几方面看,中国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有源远流长的家族制度,以及对出世与入世的探讨等。其次就要了解各家的起源。正所谓诸子百家,只有明白它们才能对中国哲学有一个了解。第一个分类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将其分为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道德家。而后分类的是刘向的儿子刘歆除了前面谈到的六家外,还有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因小说家未成系统理论。刘歆在结论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亦称为“九流”。其所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那就先谈儒家吧!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人。他是中国第一位教师,史称“至圣”他在《论语》的思想可以说影响深远。话说北宋名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其历史地位。孔子主张仁、义。为政以仁。另外就是忠和恕,其弟子问有一言可以行知终生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达到知命。儒家的理想派:孟子名轲,邹国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他主张性善。其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咋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在政治上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其对王道的介绍也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