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赣州名胜古迹.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赣州名胜古迹.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赣州名胜古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赣州名胜古迹古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赣州古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再沿贡江至东河大桥头(原百胜门),共3600米,是全国惟一保存的宋代砖城,是中国宋代文化古迹中的一件孤品。赣州古城墙是五代后梁时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因江水岁岁环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开始使用砖石修筑城墙,后经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墙垛、敌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5座大城门,前3座城门还建有二重或三重瓮城。1949年后,因拓展市区,将南段城墙拆除,现存部分是古城墙的东、北、西临江部分。尤为珍贵的是,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砖。据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506种,年代最早的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最晚的是民国4年(1915)。通天岩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西北12公里处水西乡境内。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该景区分东西岩两大部分。大量的古代摩崖造像和题刻均集中在东岩的忘归、观心、龙虎、通天、翠微等5处岩穴与峭壁之上,唐朝末年便开创为石窟寺,共有唐宋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造像共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位于通天岩的4尊唐代圆雕观音;二是从忘归岩起,沿龙虎岩、翠微岩一线300余米布局的十八罗汉造像,造像略大于真人,采用高浮雕的手法,完成时间在北宋早期,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三是以通天岩华严三圣造像为中心而展开的五百罗汉浮雕造像,完成于北宋中期。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题刻,以北宋熙宁年间莆阳陈进之的题刻年代最早,后历南宋、元、明、清、民国900多年未曾间断。其中以宋代胡榘,明代王阳明、唐邦佐的题刻为上品。通天岩景区还有一滴泉、玉水池、阳孝本墓、普同塔、仙人井等古迹,以及山门半山亭、玉岩亭、惜春亭、群玉阁等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其中群玉阁位于景区最高峰,登临可远眺赣江,俗称望江亭。八境台 八境台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章江与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故取名八境台。此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8首。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续一篇。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八境台建成后曾屡遭火灾。1984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新台于1987年落成,共3层,高28米,斗拱飞檐,画梁朱柱,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凭江而立,气势挺拔。登上此台,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宇之秀尽收眼底,其风光之秀,为赣州城之最。1955年以八境台为主体辟建八境公园,,。 郁孤台 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西北的贺兰山上,是古城区的制高点。取其地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名郁孤台。郁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