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陕西省兴平市.doc

格式:doc   大小:25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陕西省兴平市.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2/11 文件大小:2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陕西省兴平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陕西省兴平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学前教育学院2014级学前教育11班田雨92015年6月23日兴平市古称“犬丘”,原为兴平县,1993年撤县设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咸阳市西部,渭河北岸,与周至县隔渭河相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辖5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总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62万。℃,年降水量585毫米。东经咸阳距西安市40千米,西经扶风县至宝鸡市162千米,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卫星城”。工业已形成航海、航空、电子、医药、轻工等50多个行业。陇海铁路、西宝公路横贯全境,西兰公路从北穿过,各乡镇均通公路。名胜古迹有汉茂陵、霍去病墓、杨贵妃墓、兴平北塔等。土特产有兴平醪糟、云云馍等。建制沿革编辑兴平市(16张)公元前21世纪,黄河以西秦岭以北为雍州,兴平属雍州,是犬戎族聚居之地,故称“犬丘”。公元前9世纪初,西周懿王时,王室衰,北方猃狁族强盛,对镐京威胁很大,懿王二年(前908),都城从镐京(今长安)迁至“犬丘”(今兴平县阜寨乡南佐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为东周。东周以后犬丘属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之地,改名“废丘”。《国语韦昭注》曰:“周时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更名废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废丘置县,并在京畿置内史。废丘属内史管辖。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入关,大封诸王。立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临潼);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汉王刘邦怨项羽背约,五月领兵从故道出袭雍地,八月塞王、翟王降汉,废丘章邯被汉兵围困。公元前205年五月,汉王刘邦引水灌废丘,雍王章邯兵败***,废丘归属汉王管辖。汉高祖三年(前204)改废丘县为槐里县(今阜寨乡南佐村),属中地郡辖。九年废中地郡,复属为内史辖治。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为武帝修建陵墓。公元前73年,汉宣帝在茂乡建“茂陵县”(县治在今西吴乡窦马村)。与槐里县同属右内史辖。后又改为右扶风辖,治所在长安。公元9年,王莽改汉为“新”,大改官名、地名,改槐里县为槐治县,改茂陵县为宣城县。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槐里县、茂陵县,把右扶风治所由长安迁到槐里县。三国时关中属曹魏管辖,黄初元年(220),改平陵县为始平县,撤销茂陵县并入始平县,又改右扶风为扶风郡。始平、槐里属扶风郡。西晋泰始三年(267),在槐里县置始平郡,辖槐里、始平、武功、鄠县。东晋至十六国时期(317~420),兴平先后归属前赵、前秦、后秦。前秦苻坚永兴元年(358),把始平县治所移到茂陵故城今窦马村(原城楼上有砖刻“始平旧址”四字,1952年拆掉)。后秦皇初元年(394),姚兴攻杀苻登灭前秦,称帝于槐里。南北朝时期,槐里、始平先后归北魏、西魏、北周管辖,仍属雍州始平郡,右扶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去始平郡,复名右扶风,治所由槐里迁至长安,辖始平、槐里。北魏永安元年(528),始平县治所移至今县城东北15里处今之固显村(固显即故县之讹音),隶属扶风郡。西魏恭帝元年(554),又把始平县治所迁回旧址。北周明帝元年(557),撤销槐里县,其辖地并入始平县。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始平县治所移到今县城东南10里,章邯所建的文学城(约今西吴乡王家村、北马村处),仍属扶风郡辖。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扶风郡,始平县改属京兆郡,后始平县又改属雍州。隋大业三年(607),废雍州,京兆郡辖始平县。隋大业九年(613),始平县治所由文学城迁到今兴平县城址,仍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废郡设州,改隋朝时的京兆郡为雍州,辖始平县。武德三年(620)划始平县西部,在长宁设扶风县,归稷州辖。贞观元年(627),撤销稷州和扶风县,扶风辖地归始平县。同时全国划分为关内等十道,道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始平县属关内道京兆府。天授二年(691),复置稷州,辖始平县。大足元年(701)又废稷州,始平县复属雍州。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王赞普,送至马嵬城,设帐于百顷泊饯别,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县治移到马嵬。至德二年(757),兵马使“李奂”统领兴平军驻扎金城县,因平“安史之乱”有功,取“兴唐平叛”之意,故改金城县为兴平县。自此兴平县名沿用至今。五代十国时期,兴平县建置没有变动。其中后梁时隶属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时期均属京兆府辖。北宋淳化五年(994),改关内道为永兴军路。至道三年(997),改永兴军路为陕西路。兴平县属陕西路、京兆府辖。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为永兴与秦凤两军路。兴平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辖。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府治长安),辖兴平县。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250),置陕西西路统军司和陕西东路转运司,京兆府辖长安、咸宁、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