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甘肃工业跨越式发展研究甘肃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提出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要求。推动甘肃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量的方面说,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12%以上;从质的方面说,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跨越一些重要门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工业是甘肃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群众就业的主要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这样一个总目标,只有充分发挥工业主力军作用,率先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才能为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工业跨越发展对甘肃发展的意义工业跨越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实践证明,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一个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业经济的发展。甘肃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目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到40%;工业实现的税收占到财政收入的65%;工业领域的从业人数占到城镇在岗人数的50%左右。这样的地位,决定了工业在实现跨越发展中,肩负重大历史使命[2]。工业跨越发展是提升甘肃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全和西部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实力较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发展水平较低。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工业跨越发展是发挥甘肃资源优势的现实选择。甘肃既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优势,又有优越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优势,还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同时,通过多年发展,甘肃工业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为甘肃工业加快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只有通过实施工业跨越发展,才能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甘肃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及目标界定(一)甘肃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甘肃工业跨越式发展就是在正确把握省情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体系和比较优势,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科技创新为支撑,节能减排为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为动力,壮大工业实力和提高竞争力为基本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体系,全面增强工业整体实力。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按照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和要求,既要瞄准发展高精尖的产业,也要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做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富民产业铺天盖地。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在产业发展载体上,重点培育好开发园区这个平台,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更多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同时也要推进现有的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提高园区的吸引力、承载力和整体投资强度。不断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着力推进有色、石化、冶金、煤炭、装备制造、建材等支柱产业。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年度任务。推进甘肃工业跨越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理论前提,跨越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违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这些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改善产业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工业跨越式发展不单纯是个发展工业经济的问题,同时也伴随着与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工业部门转移相适应的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在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尤其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因为在一个农业停滞的二元经济中,农业的剩余劳动是不可能完全转移到现代非农业部门的。要顺利实现二元经济转换,实现工业化,必须保持农业生产率和工业生产率同步增长甘肃工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工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规模、速度、质量、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