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书法练习的积极心理效应.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法练习的积极心理效应.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2/1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法练习的积极心理效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法练****的积极心理效应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艺术财富,被认为具有清心静虑、修身养性、强身健思之功效。书法练****对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等诸多方面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书法治疗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心理治疗手段。文章探讨了书法练****产生积极心理效应的原因,并对基于书法练****的近期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关键词:书法练****积极;心理效应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30-02 一、书法练****的作用机制(一)古代书法论著中的作用机制书法练****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效应,古人早已认识,并且其观点历来颇为一致。一般书家皆认为,书法练****可以修身养性,且利于身心。对此,书论中记载颇多。如“书者”“墨花翻飞,寿出笔端”;“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等。何乔潘在其著作《心术篇》中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之气,散胸中之郁也,故书法家都每得以无疾而寿”。黄匡在《欧北医话》中记载:“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乐之”。所以,“坚持临池学书,大脑至老不衰”[1]。古人认为,书法练****有益于情绪调节。对此,我国古代书法论著中亦多有论述。唐代张怀瑾在《书议》中谈到:“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苏轼也说:“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栖迟卑冗,壮猷伟气,一寓于毫牍间。”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记载:“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书者,或抒积极情感,或散消极情绪[2]。虽然古人的这些认识多为个人的主观经验,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符合书法艺术活动心理规律的。(二)现代心理学研究下的作用机制对于书法练****产生积极心理效应的作用机制,香港大学心理学系高尚仁[3]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研究,并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首先是他提出的汉字书写的心理几何理论。该理论包含以下几个观点:现代汉字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封闭性、对称性、平行性、连通性和方向性等视觉空间特征,在书法训练过程中,这些汉字所具有的空间特征与人类视觉特征相互呼应,使汉字书写过程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从而促进书法练****者视觉空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书写者的知觉-认知-动作系统产生积极影响;汉字书写过程中千变万化,形式多样,书写者知觉认知体验也会随之变得丰富多彩,给书法练****者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思考。第二个方面,通过考察书写训练中书写活动对书写者所产生的影响,发现书法运作时的许多生理反应,如心律和呼吸会变慢、血压会降低,出现身体松弛的现象,同时书法训练者的脑神经活动亦会加强。高尚仁还研究了书法练****对汉字命名作业、字形相似性判断、图形再认等任务的影响,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书法优化激活效应理论,即书法训练对大脑有激活作用,特别是在右半球功能的激活上表现尤其突出。高尚仁的研究从汉字视觉特征、书法运作的脑激活两个方面为书法练****的潜在心理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二、书法练****的应用研究(一)书法练****对儿童的积极心理效应周斌、刘俊升和桑标[4]研究了书法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以124名三年级儿童作为被试,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没有接受过书法训练的儿童相比,接受了书法训练的儿童在情绪上更加冷静、安定,性情也更为顺从、温和,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