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练太极拳的几个盲点.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练太极拳的几个盲点.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2/1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练太极拳的几个盲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练太极拳的几个盲点一、套路出真功在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当中流传着一种错误的看法即功夫都是从套路当中练出来的。目前,不同拳架的套路千差万别,甚至有些互相矛盾,同样一个揽雀尾,不同的流派皆有不同的练法,甚至同一个师父在不同时期所传的拳法也会不一样。经常会有一些文字和视频描述某某太极“宗师”的青年架、老年架或者秘传架动作如何,似乎练熟这样的一套架子就足以彻悟太极拳的深义。其实****练者对每个拳架的具体内涵不甚了了,在这种前提下,还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套路来,这种所谓的新派太极往往只是在动作上的革新,而无实质性的创新意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对于套路绝对化是津津乐道,还借用前人的事迹来论证——有“太极一人”之称的陈发科老先生每日就练拳三十遍,却不知道他在三十遍之外还曾练过什么内容,更别提其他训练内容的比重以及重要性了。训练应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我训练。自我训练中不仅包括练****盘架和套路,还包含各种层次的发力、步法、身法、眼法、反应和功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训练。第二部分是从自我训练到实战的过渡训练。就传统太极拳的推手、打手的练法而言,绝不是当今流行的那种温柔的训练模式,而是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与实际操作模式,且是为实际运用而设定的。第三部分就是实战训练。套路练****中的对敌招式是假想式的,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实战中的对手可不会站着不动,让你随便打。实战训练是在双方接触中的针对性训练,是对本能反应、抢点夺位,以及技击的角度、距离、时间差、力度、承接能力和打击能力的综合训练。太极拳训练体系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各自的针对性、各自的训练要求和功能,各种训练方法不能相互代替,只有把各种训练模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真正获得太极拳功夫。二、把拳当操练有些人****练太极拳不是以技击实战、强身健体或者修身养性为根本目的,而只是刻意地去追求套路的高难、新颖、美观、舒展、大方,竞技中能得高分,使其具有一种“艺术性”。这种现象在太极拳表演中尤为严重,评委评分、选手是否能拿冠军,只看其动作是否好看,真正打出来的拳架与太极拳谱往往貌合神离,形神相悖,枉顾其是否符合太极拳的本义。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对套路的“发展”、“美化”,恰恰违背了传统太极拳拳法的合理性,破坏了它一招一式原有的功能。太极拳套路训练中的每个动作都应该完全符合人体基本的间架结构的正确运动,如果破坏了这个基本结构,就违背了太极拳使身心阴阳平衡的功能。正如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家讲究种下什么样的因缘,即得什么样的果报,练****太极拳一旦偏离了太极拳法的根本主线,必然无法体现出太极拳的内涵和真谛,也无法得到****练太极拳理应产生的效果。还有些人为了增加表演效果,尽力地显示太极拳中的发力,任意地增加弹抖。的确,有时候弹抖得越多越厉害,观众的掌声就越多越响亮,但这种刻意为之,错误地理解了弹抖的力量,夸大了弹抖在太极拳中实际所占的比例。事实上,弹抖在技击实战中的用处并不是很大。在迅猛的实战当中也没有这样抖来抖去的时间。实战中,你的对手往往每秒钟能打六到七拳,你一拳还没抖完,就不知道被对手打到哪里去了。所以,这种抖弹只适用于自我陶醉式地表演。“抖”,实际上是一瞬间把力抖弹到对方的体内,而不是自我欣赏式的颤抖。松、活、抖、弹,一秒钟几拳都出去了,根本没有让你进行所谓“运劲”的时间。三、推手技击擒拿化太极推手讲究“踢拿摔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