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淋病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63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淋病课件.ppt

上传人:文档大全 2019/2/13 文件大小:1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淋病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淋病一定义淋病(gonorrhea)是指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引起的各种化脓性感染,是一种经典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的原发性感染部位主要为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管内膜感染,引起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炎症。感染可从男性尿道播散至附睾、睾丸及前列腺,或从女性宫颈播散到输卵管、卵巢、腹膜、巴氏腺、尿道及直肠。咽部、直肠和眼结膜亦可作为原发性感染部位受累。淋球菌经血液传播可导致播散性淋病(alinfection,DGI)。二病原体淋球菌是淋病的致病菌,属奈瑟菌属。1879年AlbertNeisser在淋病患者的脓性分泌物涂片中发现了这种细菌,1882年该细菌首次体外培养成功。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自身不能运动,无荚毛,无鞭毛,无芽孢。通常成对生长,两菌接触面平坦。淋球菌为需氧菌,但大多数菌珠,特别是初代分离时,需要5%~10%CO2,最适成长温度35~360c。淋球菌的抵抗力弱,对热敏感,不耐干燥,对多种消毒剂的抵抗力也极差,易被灭活。三致病机理淋球菌感染涉及不同的阶段,包括黏附、侵入、细胞内生存及诱导宿主反应等。体外组织及器官培养研究表明,淋球菌通过多种黏附素黏附于非纤毛上皮细胞,通过一种涉及肌动蛋白微丝和微管的内在化(internalization)作用进入上皮细胞,经穿胞和胞吐作用通过基底层进入上皮下层。淋球菌通常定居上皮下层,诱发炎症反应,偶而细菌进入血流引起播散性感染。四流行病学人体对淋球菌有易感性,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淋球菌感染者为淋病的传染源。易感人群主要是性活跃的青年人,尤其是有多个性伴的人。淋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二种:(1)直接性接触感染:(2)间接接触感染:通过一次性接触感染淋球菌的传播几率从已感染的男性向未感染的女性传播为50~60%,从已感染的女性向男性传播为20%。淋病是一种古老的性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已久,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经过二战和70年代初期两个发病高峰,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各种性病中已不再是优势病种。自7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再度传入后,淋病为首次报告的性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为我国目前流行的主要性病,但在各种性病中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自70年代以来,淋球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淋球菌耐药已成为当前淋病防治的棘手问题。鉴于质粒介导的高度耐青霉素和四环素淋球菌的出现和流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1987年的性病治疗指南中已不再推荐青霉素与四环素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随着新型抗生素如***喹诺***类药物、头孢曲松及大观霉素应用于治疗淋病,许多国家和地区报道淋球菌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耐药,尤其是耐***喹诺***淋球菌的检出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的耐药检测资料表明,我国淋球菌分离对青霉素及四环素的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较为普遍。耐喹诺***淋球菌已在我国出现,且耐药菌珠比率逐年增高。五临床表现约10%男性和50%女性在感染了淋菌后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呈亚临床或带菌状态,尤其在直肠和咽部。无症状携带与传播密切相关。~5天,主要症状为尿道脓性分泌物和尿痛。起初尿道分泌物量较少且稀薄,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尿道分泌物由黏液性或黏液脓性转变成脓性且量多,随后可发生尿痛等症状。约25%患者尿道分泌物稀薄、量少,类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体检可见尿道口潮红、水肿,有脓性分泌物。常见的合并症有附睾炎、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和后尿道炎等。,淋菌性宫颈炎通常发生于感染后10天内。主要症状有***分泌物增多或异常,表现为大量脓性白带,月经间隔期有异常***出血,月经过多。70~90%患者常同时发生淋菌性***炎,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少数患者可发生前庭大腺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体检可见宫颈充血、触痛、触及时易出血,宫颈口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尿道口潮红,有压痛及少量脓性分泌物。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受感染时,挤压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有脓性分泌物从腺体开口处渗出。淋菌性宫颈炎可导致淋菌性PID,包括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和腹膜炎等并发症。***感染淋球菌后,表现为淋菌性******炎,有时可累及肛门和直肠等,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淋菌性结膜炎罕见,常因泌尿生殖道淋病间接感染所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主要经母亲产道感染,潜伏期2~3天。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角膜炎、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