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学科建设问题及原因.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科建设问题及原因.doc

上传人:n22x33 2019/2/14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科建设问题及原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科定位不当   学科定位,就是要找准学科的位置。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它与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关,同时也决定了学校资源(人财物)配置的走向。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简言之,学科定位不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二是指某个学科在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比较中没有找准自身的位置。   学科定位不当最突出的表现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对于一所高校来说,重点发展的学科应建立在合理的学科布局基础上,应是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就是有了生命,创学校“品牌”往往就表现在这些特色学科专业上,这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时代的特征是差异,知识经济的特征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一定要拥有所有的学科,而是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学科进行定位,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然而一些高校在考虑学科定位问题时,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按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规律以及学科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大而全,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求热,脱离原有的学科优势,不考虑自身的基础而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    2、缺乏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涵义是指,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团队和我们常说的群体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不是所有的群体都是团队。与群体相比,团队更强调共同的责任、效益和业绩。在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里,团队成员潜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够不断地被释放;团队成员能够深感被尊重和重视;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大家能够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奉献。学科梯队是以学科为依托组成的一种团队,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团队精神的学科梯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团队精神缺乏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缺少位居学术权威地位的资深学者,致使学科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科成员之间不愿合作,各搞各的,每人一摊,泾渭分明,甚至出现人员不团结引起的“内耗”。团队精神缺乏,导致学科内部矛盾重重,形聚神散,人、财、物分散。另外,学科内部缺乏沟通与交流,也严重阻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3、学科带头人的衡量标准不当   目前,教育部对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提出的要求,概括起来为:学术造诣精深,治学态度严谨,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善于教书育人,组织能力较强,办事公正合理,甘为人梯,乐于助人。上述的标准主要应用于国家级的重点学科,而对于不同层次学科带头人应有不同的衡量尺度。学科带头人是学科梯队的核心与灵魂。学科带头人通常是指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优秀学者。学科带头人对学科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术上起带头和指导作用,能够站在学科前沿及时、准确地指明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二是在学科梯队建设和所承担的教学、科研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使本学科成为结构合理、比例恰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总体效能的学术群体。   然而,目前对学科带头人的衡量,更多考虑的是其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