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梁式筏板基础(底板),本工程平面尺寸(轴线)×,地基底标高为-,属大型深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采用灌注桩、钢管桩、土钉墙等复合土钉墙支护,按照分阶段分层开挖及对称开挖的原则,组织开挖,施工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照设计图纸的布控要求埋点定时检测,监测的项目主要是:周边地面沉降量;桩顶位移;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量及速率;在基坑坑顶四周及周围相邻建筑物共设46个沉降观测点,以观察位移以及沉降情况。二、操作要点1、监测要求(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①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②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③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施工之前测定,并取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④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2)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监测数据应立即填入规定的表格,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如发现数据明显变化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即向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工程师报告。2、监测点布置坡顶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在基坑顶边线上按照20m水平间距设置监测点,基坑边中部、阳角处及重点部位应加密布置监测点,同一点位的水平与竖向位移监测点共用。3、监测频度与时限监测频度可参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规定执行,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①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②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度加快;③超深或超长开挖;④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⑤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⑥支护结构出现开裂;⑦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监测时限自基坑开挖前开始,直至地下室施工完毕并进行有效地基坑回填止。4、基坑安全应急预案(1)通过现场跟踪检测,及时了解基坑围护状况。当变形值或变形速率过大时,应及时研究加固方案,采用补强措施。当支护结构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挖土,迅速采取回填、卸载、支挡等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通过现场变形监测,确定预警值。(3)出现险情后,应首先采取应急措施稳定边坡,然后再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进行加固,确认基坑侧壁安全后,方可继续开挖。(4)应急措施:①填土过厚:若基坑开挖过程中,实际地层与设计条件差别较大,设计人员应进行验算,必要时进行设计变更。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开挖,撤离施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