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五学合一.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学合一.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学合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南澄迈思源实验学校“五学合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方案(草案)为了贯彻落实均衡发展做贡献,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本校拟开展“指导自学、学案导学、同伴互学、训练促学、评价励学”(简称“五学合一”)课堂教学实验,特制定此方案。一、实验背景我校是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而创办的教育扶贫移民九年一贯制学校,旨在让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平民子弟能享受到较为良好的教育。学校开办一个多学期以来,我们发现,这些教育扶贫移民学生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总体偏差,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出“不懂学、不会学、不想学”倾向,各学科总体成绩不佳,低分人数过多。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兴趣。同时,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十年,目前处于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阶段,有待我们基础义务教育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实验,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子,寻求有效教学新方法,这方面上级已有明确要求。鉴于此,我们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和借鉴全国及省内成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学校经验,着眼于学生“科学发展”的角度,着力于理顺“教”和“学”的位置关系,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提出“五学合一”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先在七年级和八年级部分班级进行实验,并希望以此为起点,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在全校逐步推广,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南,以深化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整体优化我校课堂教学为目标,通过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适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的形式和方法,力争突破低效教学的瓶颈,并以此带动学校教学整体改革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改革经验。三、实验目标(一)通过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做到以学生学会和会学为课堂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二)通过实验,改变广大教师的基本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方式,以学定教,变教学为导学,倡导教师的责任不是在于“教”,而是在于“学”,以参与实验为契机,促进专业发展;(三)通过实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四)通过实验,探索“指导自学、教师导学、同伴互学、训练促学、评价励学”等各个环节的课堂教学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在条件成熟时在全校推广。四、实验内容(一)导学案导学1、教师备课变“教案”为“导学案”(1)导学案。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编写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特点。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以及适合于当堂检测及巩固训练的配套习题,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照提纲预习、课堂自学讨论、重点难点解读、当堂巩固训练融于一体,形成既是学案又是教案的“导学案”。(2)导学案的编写流程。导学案的编写是备课组的集体活动,备课组长将相关章节或单元分配给每一位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