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文档名称:

经济伦理学.pptx

格式:pptx   大小:861KB   页数:1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伦理学.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15 文件大小:8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伦理学.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nyLogo目录导论冲撞与整合第一章历史的探源第二章利己与利他第三章自律与他律第四章公平交易第五章公平分配第六章消费伦理第七章企业伦理第八章效益与美德附录anyLogo导论冲撞与整合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二、整合的新学科三、经济伦理学的方法四、价值与功能BACKanyLogo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1、德行与幸福的古老对立苏格拉底对哲学有一个骇人听闻的观点:哲学就是练****死亡。苏格拉底揭示了一个古老的人生难题——***与灵魂的二律背反。人们在***和灵魂之间只能作非此即彼的价值选择,因为沉溺于***享受便会导致道德的堕落,追求道德完善就必须牺牲***享受。***与灵魂之所以陷入这样的二律背反,原因就是因为在***与灵魂的关系后面,隐藏着幸福与德行的二律背反。幸福与德行的二律背反又是一个古老的人生难题。***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德行与幸福之间的分裂、对抗和冲撞,最终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对抗与冲撞。***与灵魂、感性和理性的二律背反,是发生在人自身内部的自我分裂,引起人自身内部的痛苦对抗。anyLogo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2、经济与伦理的分离什么是经济?经济指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活动形式。什么又是伦理?伦理就是人伦道德之理。经济与伦理是人的正常生活、以及统一的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但它们在人类历史上也曾处在分裂和对立之中。经济与伦理的分裂、对抗和***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幸福与德行的分裂、对抗具有同等的意义。经济活动属于感性世界、事实世界中的追求***感性幸福的活动,伦理活动属于理性世界、价值世界中的追求崇高德行的活动。既然***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幸福与德行处在分裂、对抗之中,那么经济与伦理也必然会处在分裂、对抗之中。经济与伦理的分裂、对抗,甚至也导致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裂、对抗。anyLogo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3、康德实践理性的美好期盼这是一个奇迹,身材瘦弱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把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传统分裂以典型化的形式展示给世人的同时,竟然要以巨人的勇气和力量把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把分裂的人统一起来,同时也把德行和幸福统一起来。康德沿用了传统的观点,认为伦理学或者说实践理性、道德法则所追求的全部对象和最高目的就是“至善”。“至善”就是德性和幸福的统一,就个人而言,只有把德性和幸福结合起来,才算达到了至善;就世界而言,只有幸福精确比照道德分配,才构成一个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认为,在现实中,在有限的理性的存在者那里,要完全达到至善是不可能的,要设想这种可能性,就必须假设一定的条件,为此,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的三个必要假设:①至善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德性,它是至善的至上条件;②德性这个至善的至上条件要求的是意志和道德法则的完全契合;③必须把德性的实现和获得幸福结合起来,才能使“至上的善”上升到“圆满的善”。anyLogo一、经济与伦理的冲撞4、割不断的纽带在***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幸福与德行、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之间,以及在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割不断的纽带。从理论上、逻辑上说,人毕竟是完整的人,他既需要感性幸福,也需要道德完善;从实践上、生活上说,除了极为特殊的例外情况,人们都既在追求感性幸福,也在追求道德完善。在人类历史上,经济与伦理的“纠缠”和“结合”,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纠缠”和“结合”,都还是外在的,形式的“纠缠”和“结合”,只有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才可以创立一门新的学科——经济伦理学。经济伦理学要打通分隔德行与幸福,以及相关的***与灵魂、感性与理性、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之墙,并且打通分隔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之墙。康德的美好期盼不应该只属于彼岸世界,它是一种预示,预示着一门新学科——经济伦理学的诞生。anyLogo二、整合的新学科1、经济伦理学的对象经济伦理学旨在打通隔离感性的事实世界和理性的价值世界之墙。在宽泛的意义上,经济伦理学早已有之,而在严格的意义上,它是当代正在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面对这一新兴学科,我们首先应该界定它的研究对象。经济伦理学所研究的是经济与伦理趋向统一的内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伦理对经济活动过程和经济行为的调节作用(包含调节的方式、途径、作用等),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伦理建设的双重目标。anyLogo二、整合的新学科2、关于对象的阐释(1)学科建立的基础:经济与伦理的内在趋向。①学科由雏形到完备(宽泛与严格的经济伦理学;两种伦理学的三点区别)。②学科由外在的形式化到内在的形式与内容统一(形式的伦理学、统一的伦理学及其区别)。(2)学科的调节作用:调节范围及其调节形式。①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及其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②经济活动的三个地带(失灵地带的三个领域)。③三个地带与伦理调节。(3)学科的调节核心:公平交易。①商品社会本质上是交换社会。②经济运行过程本质上是交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