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浙江长兴县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关键词]脑梗死;青年;老年;危险因素;病因脑梗死(ci)占脑血管病的80%~8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国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最近30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然而,尽管目前已发现众多与ci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但仍有30%病人发病原因不明[1]。为此,本文对青年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85例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学会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青年组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30~45(±)岁。老年组705例,其中男415例,女290例,年龄65~92(±)岁。:包括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葡萄糖耐量(igt)异常、高脂血症、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烟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χ2校正,p<。2结果青年脑梗死组男、∶1。危险因素按发生率高低顺序排列为高血压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igt。老年脑梗死组中男、∶1。危险因素依次排列为高血压病、糖尿病/igt、心脏病、高脂血症。对青年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比较显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或ig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患者(p<),高脂血症、心脏病史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病因分析显示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cy、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烟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p<),见表1。3讨论以往的研究表明各种疾病所致的血管、血液动力学以及血液成分异常,均可造成脑部供血障碍,导致脑缺血发生。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多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青少年脑梗死虽然发生率较低,但是其病因较为复杂[3,4]。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以往大多经临床检查及ct和(或)mri确诊后,即给予程式化药物治疗,没有进一步探查病因,并针对病因选择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明确脑梗死病因是治疗的前提,因此针对病因进行分层治疗是必要的。本文显示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女性,与老年组男性所占比例比较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但男性患者所占比例确实较高。有研究报道,雌激素可通过调节体内脂质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应激及机械损伤引起的血管内膜增殖[5,6],从而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因此脑梗死中女性发病率低可能与女性雌激素保护作用有关,而老年女性发病率增高可能是由于绝经后缺少雌激素的保护作用[7]。对两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比较显示,老年患者中高血压病、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为主要致病因素,与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两组间高脂血症及心脏病史危险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危险因素排序显示高血压病是脑梗死除年龄外的首要危险因素。对老年人更应加强血压及血糖水平的监控。脑梗死病因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烟雾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是青年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病因,与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