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谏太宗太宗十思疏 (2).ppt

格式:ppt   大小:955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谏太宗太宗十思疏 (2).ppt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2/15 文件大小:9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谏太宗太宗十思疏 (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谏太宗十思疏魏徵思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比干被纣王挖心,屈原被怀王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但是,唐代魏徵一生上书言事二百多次,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赞赏。教学目标1、掌握一、二两段重点文言现象,尝试背诵课文。2、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主题的论证思路。课前检测1、介绍作者魏徵2、介绍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思考题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明什么样的事理?答: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答: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源不深望流远根不固求木长思国安积德义德不厚望国安知不可,而况明哲人君当重居大不念安危奢俭亦伐根求木茂塞源欲流长第二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凡元首承天命取易守难?殷忧竭诚待下得志纵情傲物善始繁克终寡吴越一体董以严刑振以威怒虽终免不怀仁恭不心服怨不大畏惟人载覆舟宜深慎骨肉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