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湖南省江永县允山中学周亚丽
阅读
材料一:2005年7月11日,我国涉海行业在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高潮中,纷纷举行了庆祝我国首届“航海日”的活动。在我国设立“航海节”或“航海日”,一直是我国有关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世纪性纪念活动中,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材料二: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之旅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宏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堪称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看图片
他是谁?
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郑和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考考你
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为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西洋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考考你
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概。
第一枚
郑和到达占城,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
第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