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docx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2/16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概况一、总则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主城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适用范围在重庆市行政辖区内从事各项城乡规划编制、进行规划管理和各种与城乡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二、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职能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能,具体包括:(一)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二)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我国内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创新中心、商贸会展中心和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四)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五)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西部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2020年,总人口3250万人,城镇人口22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为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为渝东南翼。分别发挥三大区域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争创特色,实现错位发展: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和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依托一小时经济圈带动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市域城镇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五个等级。规划至2020年,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左右小城镇的城镇体系。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对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47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7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4个历史文化街区、441处革命遗址、395处抗战遗址、98处优秀近现代建筑、29处工业遗产、29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高速公路规划建成覆盖所有区县(自治县)的“三环十一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基本骨架,即在沪渝(G50)、包茂(G65)、兰海(G75)、沪蓉(G42)、渝昆(G85)五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以及重庆—泸州—成都—遂宁—重庆的成渝地区环线(G93)的基础上,新增重庆—广安—西安(银川)的高速公路通道。铁路规划形成北京—重庆—昆明、乌鲁木齐—重庆—广州、上海—重庆—成都、重庆—长沙—福州、包头—重庆—南宁等五条国家铁路大通道,建成辐射各个方向的“一枢纽十四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