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前言《上海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本市旅游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等战略的重要规划。“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对本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十二五”期间关系旅游业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吸收各专项规划和区县旅游规划的研究成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了相关行政部门、旅游企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国家“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衔接。“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本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运行和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对本市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篇   发展基础与时代背景“十一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本市旅游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开发、产业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旅游产业功能充分释放、产业地位持续提升。展望未来的五年,本市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本市发展旅游的方针政策更加明确,产业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以科技、人才和资本市场为支撑的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机制的深化等都为本市“十二五”期间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一章 都市旅游格局初步确立 “十一五”期间,上海旅游业紧密依托城市发展,把握奥运、世博契机,成功抵御了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突发事件的严重冲击,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底,上海共有各类旅馆约6700家,床位约55万张,其中星级饭店298家,包括五星级饭店44家、四星级饭店64家、三星级饭店123家、二星级饭店65家、一星级饭店2家;旅行社1037家,其中,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42家;A级景区(点)61家,其中5A级景区(点)3家,4A级景区(点)28家,3A级景区(点)30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8个;红色旅游基地3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5个;旅游集散站6个。2010年,,比“十五”%。,较“十五”%。,较“十五”%,%。截至2010年底,,,,分别比“十五”期末上涨了49%、65%%。国内来沪游客人数保持快速增长,在2007年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在2010年,受益于世博会,突破2亿人次大关;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入境游客人数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在出境游方面,。2010年全市出游人数达9140万人次,人均出游近4次,高于全。“十一五”%。二、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上海旅游业蓬勃发展,通过不断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消费不断增加,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高于同期上海第三产业和GDP的年平均增长率。2010年,,%,占同期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见图1-1)。旅游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图1-1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三、产业空间不断扩展“十一五”期间,上海新增旅游景点不断涌现,初步实现了旅游大空间的整体布局。在上海市内环区域内,共有景点338处,%,现代建筑类占8%,%,%,%,%,%,%,%。在上海内外环之间,共有产业类旅游景点9个,主题公园13个,建筑类经典17个,文化和体育设施类经典23个,各类特色旅游和服务设施14个。在上海郊区旅游景点中,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