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四大2、首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予以重大突破的新概念是()A“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概念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概念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概念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基础是()A解放思想B经济体制改革C对外开放D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4、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四大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A马克思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相同B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C与其他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区别D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不同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B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C市场规律起支配作用D法治起保障作用8、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A计划经济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C社会主义市场D按劳分配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A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持改革开放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A所有权的归属上B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上C使用权的归属上D控制力上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A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有差别B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C存在着社会分工D劳动是谋生的手段1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A资本占有状况的分配B劳动者劳动质量的分配C劳动者劳动数量的分配D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3、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A与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相同的B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C是按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分配D实质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14、实现共同富裕就是()A同时富裕B先富带动后富C富裕程度完全平均D同等速度富裕起来15、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是()A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B追求最高利益C采取一切手段致富D只要有利可图就干16、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是()A大体平均,略有差别B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C“两个大局”思想D允许和承认人们收入方面存在差别1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A迫切问题B主要问题C根本问题D重要问题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农村B乡镇C中小城市D大城市19、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D完全由自己来创新20、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A促进东部发展B加快西部开发C推进中部崛起D处理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参考答案】1A2B3D4D5C6B7A8B9B10A11B12D13D14B15A16C17C18A19B20D二、——A、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B、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C、市场调节可以和计划调节相结合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E、——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E、,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A、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D、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存E、,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A、公有制实行多种经营方式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E、,按劳分配__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E、,公有制经济是指__A、社会主义国有经济B、社会主义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