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3、《夸父逐日》ppt1.ppt

格式:ppt   大小:96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夸父逐日》ppt1.ppt

上传人:2072510724 2019/2/16 文件大小:9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夸父逐日》ppt1.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夸父逐日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其中的矿物纪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整体感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朗读2、疏通文意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逐走:竞跑。逐,竞争。走,跑。入日:指接近了太阳,赶上了太阳。据《山海经·大荒经》记载,夸父在“禺谷”(神话中太阳落入之处)追上了太阳。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欲得饮:想要喝水。饮,这里作名词,指饮用的水。饮于河渭:到黄河、渭河中去喝水。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翻译为“到”。河:秦汉以前大多专指黄河3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河渭不足:黄河和渭河的水不够喝。不足,水不够夸父喝。北饮大泽:到北边去喝大湖里的水。北,往北。4未至,道渴而死。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而,连词,表因果关系。5弃其杖,化为邓林。弃其杖:丢下他的手杖。其,他的。化为邓林:手杖化成了桃林。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实有基础,是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上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逐)“与日逐走”?《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①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②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了浪漫主义的魅力。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 余光中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gameover,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