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sunhongz2 2019/2/16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纲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11安徽省“十三五”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我省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秀丽,风貌特色鲜明,现存大量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及其他历史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为做好我省“十三五”期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2012年,我省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工作。共认定省级传统村落363个,其中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163个。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部分传统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传承了传统文化,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一)。2012年,根据住建部等国家部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全面开展传统村落普查工作,全省共有603个村落录入《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我省传统村落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皖南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三市,以徽文化为我省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也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皖中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六安市,以大屋、圩堡为代表。皖北地区传统村落遗存较少。。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我省的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全部完成档案建立和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挖掘整理了村史、村志、乡规、族训。通过传统村落规划的编制,确定了保护对象,划定了保护范围,提出了传统资源保护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规划遵循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保持其整体空间的和谐,优先解决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整治、防灾减灾等问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传统村落适合现代生产生活需求,实现活态传承。。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通过多种渠道措施资金。一是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年将传统村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畴。全省已有67个中国传统村落纳入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整合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挥了资金的叠加作用。三是在规划引领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重点指导有关市县做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并突出各村固有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各类修缮、改造、新建项目要求符合保护发展规划要求,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整治项目得到有效管控。。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徽省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调查研究》、《安徽省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等课题研究,挖掘整理我省传统建筑的精华,总结我省传统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经验,对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成立了由不同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组,指导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传统建筑修复等工作。(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保护了传统村落中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村落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基本上得以保存和延续,大多数传统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总体看,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保护和利用统筹不够、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建立,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