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裴李岗文化1207黄云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文化哺育区之一,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先后发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及二里头文化,其中裴李岗文化是目前已知的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县城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面积2万平方米。1977年至1979年先后4次发掘,揭露面积2700多平方米。发掘墓葬114座、陶窑l座、灰坑10多个。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及长葛石固遗址等。综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对裴李岗出土文物的木炭标本测定的年代结果,裴李岗文化的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图为裴李岗文化发掘现场裴李岗文化简介从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物来看,当地人已懂得畜牧和耕种,他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当地文明是现实中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发现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新郑县的裴李岗、唐户和沙窝李遗址进行发掘,其中对裴李岗和沙窝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3550多平方米,清理墓葬146座、灰坑44个、陶窑1座,获磨制石器212件、陶器299件。其他还有房基、窖穴、骨器和动植物残存等。考古学家将此种文化命名为裴李岗文化。裴李岗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占总数的68%以上。夹砂红陶次之,占总数的28%以上。泥质灰陶最少。陶器均为手制,大多为泥条盘筑。陶器以素面为主,有纹饰的器物较少,有少量的篦纹,以半月形耳的圜底壶(有的附加三足)和鼎、勺为特点。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