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类号学号 D200977884
学校代码 10487 密级
博士学位论文
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
学位申请人: 王小穹
学科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 何洪峰教授
答辩日期: 2012 年 4 月 28 日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Arts
Semantic Category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
. Candidate: Wang Xiaoqiong
Major : Linguistics & Applied Linguistics
Supervisor : Prof. He Hongfe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Hubei 430074,P. R. China
April, 2012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日期: 年月日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构式语法理论、主观化理论来考察
疑问代词的语义范畴。原型范畴化理论有助于合理分类疑问代词语义范畴、解释
疑问代词语义成员的层级关系、预测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的扩展方向;构式语法理
论可解释疑问代词语义连续扩展过程中出现的过渡语义现象;主观化理论能揭示
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的主观化过程、阐释疑问代词语义范畴扩展的认知动因。
全文共分 8 章,前后分别为绪论和结语,其他章节如下:
第 2 章讨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的构成。范畴化是人类
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基础,因此, 原型范畴化理论能揭示认知领域的种种复杂
现象。在疑问代词语义范畴内,“疑问”和“指代”构成了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的基
本层次,并以完全形式集聚而成该语义范畴的原型。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的其他成
员根据它们与范畴原型语义的相关性多少来构成其范畴中的等级,与原型语义有
较多相关性的范畴成员位于范畴的次边缘地位,与原型语义有较少相关性或相关
性逐渐趋于零的范畴成员位于范畴的边缘地位。
第 3 章讨论疑问代词的原型语义。“谁”、“什么”的原型语义分别为问人和问
物,其原型语义特征为[+疑问]、[+指/代]、[+人/物];“哪里”、“哪儿”的原型
语义为询问处所,其原型语义特征为[+疑问]、[+指/代]、[+处所];“怎么”的原型
语义为询问方式、原因和情状,其原型语义特征为[+疑问]、[+指/代]、[+方式/原
因/情状];“多少”的原型语义为询问数量,其原型语义特征为[+疑问]、[+指/代]、
[+数量]。将不同疑问和指代内容的疑问代词进行归纳,我们得出,[+疑问]和[+指
代]是疑问代词原型语义的两个主要特征。
第 4 章讨论疑问代词的次边缘语义。疑问代词次边缘语义的主要成员包括虚
指、确指和任指。这三种指代所表示的指代语义是一个连续体,彼此边界具有模
糊性。根据语义特征,虚指分某指、承指性虚指。根据语义指向,确指分为指向
句内主语、前指、互指。根据产生条件,任指分为全指性任指、承指性任指、条
件性任指。
第 5 章讨论疑问代词的边缘语义。当疑问代词既没有疑问功能,也没有指代
功能,完全失去疑问代词的原型语义特征、只表达说话人的一种主观态度和立场
I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时,疑问代词的语义位于其语义范畴的边缘,即,疑问代词的边缘语义。疑问代
词边缘语义包括否定、感叹和类语气词等等三个语义功能。否定是疑问代词的边
缘语义之一。由于受主观化程度的影响,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