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狂犬病 RABIES
二炮总医院
王瑞玲
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达100%。
病原学
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
包膜糖蛋白-中和抗体
三种抗原核衣壳、核蛋白-补体抗体
血凝素-HI抗体
致病性
二株病毒
野毒株/街毒株: 毒力强,潜伏期
长,对各种动物致病。
固定毒株:毒力弱,潜伏期短,
无致病力,有抗原性。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是狂犬,其次是猫、猪及牛、
马等家畜和野兽等温血动物。
二、传播途径咬伤、伤口、抓伤、
舔伤的黏膜和皮肤而侵入。
三、易感性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咬伤部位,
咬伤程度,
咬伤先后,
衣着厚薄,
咬伤后局部处理情况,
注射狂犬疫苗有关,
发病机理
狂犬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
组织内小量繁殖期
侵入中枢神经期沿神经的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般不进入血流。
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
病理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地面海马回和脑干部位(中脑、桥脑、和延髓)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
特征性病变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Negri body)为狂犬病毒的集落,在神经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后呈樱红色,具诊断意义。
临床表现
潜伏期 5日至19年或更长
一、前驱期
低热、卷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在愈合的伤口及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本期持续2~4日。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
狂躁型高度兴奋,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体温升高。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因呼吸肌痉挛致呼吸困难和发绀。并出现交感兴奋的表现。本期约1~3日。
麻痹型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呈横断性或上升性脊髓炎表现,在我国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