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pptx

格式:pptx   大小:4,28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17 文件大小:4.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规划编制背景城市化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扩展迅猛,城市结构形态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城市高速增长时期的用地和建设需求。城市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整合空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应对此作出应对。重大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和区划的调整,对调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和拓展道路骨架提出了要求。城市建设理念近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共识,这些都对总体规划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制工作进程2002年7月市政府成立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02年9月10听取了市规划局关于总规纲要初稿的汇报。2002年10月23日邀请7位专家对纲要初稿进行咨询。2003年6月初结合《扬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形成总规纲要征求意见稿。6月12日召开了市内规划界老专家及市有关部门座谈会征求意见;6月16日向市政协分管主席和城建委作了汇报;6月19至20日省建设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和省内有关部门对纲要成果进行了论证;6月23日向市政协主席会议作了汇报,6月26日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调整完善规划纲要,并于8月12日向市规划委员会作了汇报。编制工作进程9月初形成了包括规划文本、图件、说明书在内的总体规划全部成果;摘要于9月7日随《扬州日报》印发4万多份,并在网上同步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9月13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审查;9月18日至9月20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9月27日省建设厅主持召开专家论证会;回顾Retrospection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1982年上报,1985年省政府批准。确定扬州的城市性质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确定的城市发展布局是“依托旧城,边缘外延”,城市发展主要向北。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确定城市性质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沿江工贸城市。”城市发展方向为“保护古城,向西延伸建设新市区,向南建设经济开发区,开发沿江港口工业区,形成定向发展的沿江城市”,简称“西进南下”。总则GeneralPrinciples规划重点市域城镇体系与沿江开发;城市发展战略、结构形态、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功能布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空间景观规划;建设时序安排,近期建设规划。规划期限2001年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至2007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居住用地规划调整老城区用地布局和用地结构,减少居住用地,疏散老城区人口。对建成区内原有农村庄台应逐步改造沿江地区的瓜洲镇和施桥镇的住宅建设应逐步由乡镇型向城市型转变,统一按城市住宅标准规划建设,规划技术指标可适当放宽,以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标准,增强沿江地区的吸引力西部分区为主要的居住用地集中区域,居住小区建设应注意与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合理布置居住区级以上城市公共设施和绿地在西南分区、西北分区、东北分区和河东分区分别布置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东南分区作为居住备用地1、根据居住人口的调控目标,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减少老城区、蜀冈—瘦西湖分区和扬子津分区人口,城市主要居住人口向西部分区集中,充分提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在沿江港口分区和瓜洲分区适当布置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就近服务沿江工业开发。2、主城区范围内不得新建农民庄台,现有农民庄台应逐步拆迁,结合周边城市居住区建设统一进行安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