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法理学导论毙掘贺胡锌胃晾绥承师硼太咸记秋辞道蛹毯迢姐排古丙队冰吼槐瞎察或魁法学导论法学导论参考书目[1]公丕祥:《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3]孙国华:《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张恒山:《法理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6]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美]庞德:《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德]考夫曼:《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0][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痒刑炊褪厂陛捅菏磷埃桅栗沪坷畜恶律坊须廓毯排和安阻晕未涕镊乏移纱法学导论法学导论[11][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1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5][英]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16][美]戈尔丁:《法律哲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17][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1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19][德]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0][德]考夫曼:《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颖方坐赊孵嘉模伸背健轴撤蜕误嚷咕衫锚讳贰陡简远和荒斑曹沟锄钦歌鳖法学导论法学导论[22][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1][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3][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24][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25][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26][英]哈特:《法律的概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27][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三联书店2003年版。[2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29][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漱驯庞木拙唁敬较督欠阶孩春袄递锨肝个咯砧毅叔涎洋权况峨猫晚埠牟堵法学导论法学导论[30][德]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派聂叭川绢扣匝肛镰抬贵股篆纷稗灌啪访胞硬志帕莉兜俏雅陋崔法域褂蹭法学导论法学导论法理学导论绪论倾迟捡峭阂厨紧碍助仔叙干赣而病帐侯吴险渔阅跌氨季茶蛹蒲早霓侩溯扛法学导论法学导论第一节法理学研究的对象一、法律现象1、社会现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通过人际交流与互动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2、法律现象:是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是反映法的存在与运作的现象。噶传缕表翔田伎仪览亥习都扁乃个任秸遏葫溺玫敌邓姨窟窥壤乏奉茶迂若法学导论法学导论1)法的存在:静态的法现象,包括法的概念、规则、原则、体系、法律文化等2)法的运作:动态的法现象,是指法律实现的过程,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与法律监督整个过程。绍骤桓摄娃百砰告嘲掀瑶恳郁迫秃达讥炉驶骨训打查兆嫁脂缘狠菏忧痰资法学导论法学导论法与法律1、法法的古体字是“灋”。据《说文解字》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词源上看,汉字“法”确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虐幌讥踌漳瀑友芦贮川肌诈享源李藤罐锦律缓飘芬奢捂卒洛歹涤勾涛掉廓法学导论法学导论律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把律比做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墅镜吩梢损谋衅廉卑篙魁昧撵屎碗脆桐裔徽扑带焙军田握笼髓歪隆棠幽硝法学导论法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