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唐诗宋词漫语
挖掘古文化瑰宝
前言
中国的古文化之川一路东流,先秦的散文,汉朝的赋,元朝的曲……但在这芸芸众文中,唐之诗宋之词,如波澜壮阔的大潮,是古文化中亮丽的一笔,她们如文坛的珠穆朗玛峰,高耸云端,让人望而生敬。在此时期涌现出的文豪烂若繁星,随之带来的巨大的文化财富更是不可估量的。
吟唐诗、品宋词,如漫步幽深曲径,聆听高山流水,赏略百花争艳,让人得到无限的美感,漫游于诗路,词海中,那一篇篇精品之作中的无尽韵致辞使我受到灵魂的洗礼。
调查项目
比例
您喜欢诗词吗
喜欢
77%
不喜欢
23%
您最喜欢的诗词风格是
田园诗派
33%
边塞诗派
23%
浪漫诗派
38%
其他诗派
6%
您认为人们今天学习古文化有必要吗
有
67%
没有
33%
在开始研究之初,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您最喜欢的诗(词)人是哪些
您最喜欢的诗(词)人是哪些
调查对象
中学生
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喜欢诗词,,但是我们整理后发现“最喜欢的诗(词)”仅局限于课本上所学过的“最喜欢的诗(词)人”.
唐诗
成就平平的初唐
大家辈出的盛唐
中唐
晚唐
唐诗综述
宋词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李煜(附)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两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就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离合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成就平平的初唐
正如我们所知,世界级大河长江的源关曲曲折折,窄窄弯弯,下游
却波涛滚滚,浩浩如从天上来。初唐的诗成就双起盛育龄虽大为
逊色,但正是此时的平静才酿出日后的喷薄之势。话虽如此,“初
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成就已让人叹为观
,又以王勃最为著名。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代早期青年诗人,著有《王子
安集》。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千古传诵的赠别名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全诗格调高昂,气象壮阔,充满一种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其中“海内
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气象开阔,表现了离别人的乐观开朗,一扫往日离人的苦闷与惆怅。
继“初唐四杰”后的又一大诗人陈子昂,具有比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