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济川中学2017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在镇委镇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东莞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和镇委、镇政府打造水乡综合创新区的奋斗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学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实现我镇、我市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实力发展、优质发展、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工作目标1、教师:强化集体备课。2、学生:整洁就是纪律,勤奋就是方法。3、高考:本科以上上线150人以上。4、中考:中考总平均分超过市总平均分。5、非毕业班:初、高中非毕业班成绩均达到同类学校中等以上水平。三、德育工作1、加强德育基础工作的建设(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精神引领平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向时代楷模学习、“优秀学生”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教师、学生为榜样引领,让学生学习有榜样,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开学典礼中启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广大师生认真收看教育部“开学第一课”;加强中小学生人生规划指引,加强新学年开学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培养青少年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继续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3)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节粮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公民的责任”、“学会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现代公民素养教育融合于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中。在高三毕业年级举办18岁成人宣誓仪式,其他年级观礼,以此强化全校同学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公民的责任。(4)强化礼仪、感恩教育,建设文明校园。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推行每月一次的礼仪课,在课程中选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和对特别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以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来引领广大同学参与文明校园的建设中。(5)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化感恩教育,利用班会课等主渠道观看《感动中国的人物》等视频进行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生命,孝敬父母,服务社会。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学生德育互帮互助义务工作队,加大诚信教育力度。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东莞”、推动诚信和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巩固道德领域专项整治、“道德讲堂”和学习师德标兵及先进个人等活动的成果,开学前和开学后继续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将师德作为教师各项评聘与考核的重要条件,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时刻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学为人师、德为世范”。(2)举行班主任专业能力比赛。开展全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比赛,培养、选拔优秀班主任,组织参加东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努力培养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做工作带头人,建设高素质的德育队伍。3、加强德育科研工作结合当前德育热点,主动研究德育工作,寻求有效方法破解德育难题,提高德育科研水平。强化各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加强在各学科教学、教研工作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探索实践,逐步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4、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实施“法律进校园”等普法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配合市、镇有关部门,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及“法治广东宣传教育周”等宣传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才智展示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以校园特色项目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才智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千万少年快乐阅读”、“阳光下的阅读”等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参与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丰富校园社团文化生活。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心理对话平台”继续以团体辅导为主体,以个体跟踪辅导为补充,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防患于未然,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着力打造“心理对话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对话机制,对学生全程、全方位加强人文关怀,让学生情感有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