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9/2/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探究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XX)01-106-02摘要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本文从医院内部审计监督的重点出发, 寻求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重点,提出工作重点,使内部审计发挥有效的预警作用,将有助于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重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作为一个为大众服务的“窗口”行业,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有一个能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后盾。强化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卫生系统实现改制,走向市场的客观要求。一、内部审计监督重点 、器械部门、总务部门、基建部门经济合同的审计。主要工作包括对合同的合规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益性、完整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履行合同的期限及地点、贷款支付方式、验收及质量标准、违纪责任等。实行超前把关,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应按照“职务禁区”的要求,实行“三权”分立,医院应分别成立荐标(推荐客户)小组、评标委员会和定标领导小组。荐标小组由基层相关部门(药剂、器械、总务、基建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签组成,专家库应由使用部门、相关部门、管理部门等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组成;定标领导小组应由医院领导、纪委书记、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要严格履行招标程序,先由荐标小组推荐3家以上单位,然后由相关部门向推荐单位发出标书,评标委员会在拆开标书前规定中标规则,并当众揭开标底,确定中标单位,然后将结果报给定标领导小组批准,而定标领导小组主要确定中标程序、结果是否合规、合理、合法,一般不能随意改变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以上三个环节都必须有监察、审计人员在场见证。这样,可切实加强内部制约,有效的防止泄密或任意确定中标单位的不良现象,预防***行为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实现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转变,使内审工作渗透到医院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二、医院内部审计发展重点 ,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我国医疗卫生内部审计对医院的管理发挥着监督、参谋、咨询、评价的作用,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医院经营成本、目标任务,促使医院的改革深入, 减轻患者看病贵、看病难,履行其监督管理职能有力的保证。因此,应消除对医院内部审计的误解。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医院加强管理、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参与者和维护者。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等职能,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必要的前提。内部审计部门要保证相对独立性,应强调与其它各个职能部门保持相对独立,尤其是财务、纪检、监察部门行政录属关系,在本单位主要负责领导的直接管理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 并对本单位主要领导报告工作情况。 ,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必须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形势的需要,从内审人员数量及素质上进行必要扩充和提高。医院应该吸引工程、投资、技术等各类高素质人才充实内审队伍,提高内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要严格考核及业绩评价机制,促使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内审人员必须注意及时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掌握多种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内部审计所涉及的是医院很多方面,而不仅只局限于财务领域,所以要合理优化内部结构,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选拔合适的、各方面都符合单位要求的、全方面发展的各类人才,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覆盖范围。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促进审计人员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 ,其经济活动中的会计核算不但要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财务准则,而且要依据本行业适用的国家财务相关规定,制定出相应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主要作用于对组织机构设置的规定、管理部门对事项核准以及决策步骤上的程序记录的规定,以有效地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服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对于机构设置及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和财产保护有直接关系的种种措施。内审工作人员应根据医院会计核算过程中和医院经营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各二级单位或部门应当遵循的其他相关规定,来判断本部门内控制度的内容是否完善及方法是否可行,同时,看单位是否在这些主要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审查其内控制度的可行性及完善性;另处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