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人类的“老师”.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类的“老师”.docx

上传人:fy3986758 2019/2/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类的“老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6、人类的“老师”课文分析:《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介绍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所取得的收获。全文语言朴实、亲切,将枯燥的科普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既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默读,了解文中介绍的发明得到了那些老师的启示。通过搜集的资料,练习仿写句子,了解更多人类向生物学习的例子,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学习目标:会认会写“研、剧、毁、祸、末、键、超、握、均、某”10个生字,理解“研究、剧烈、颤抖、坚固、轻而易举、均匀、惨祸、末端、关键、机毁人亡”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向生物学习的例子,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仿写句子,理解内容,了解人类向生物学习的例子。难点:了解人类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利用有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仿生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过程: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板书:“老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实际,交流汇报。提示传授文化、技术的人,现在也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教师给“老师”加上引号,补充板书人类的。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揭题: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这些人类的“老师”究竟是谁呢?让我们赶紧了解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吧!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内容,学生欣赏。交流:看了课件,你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的说一说。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并在文中圈出本课新词。(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唱字不顿字。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教师强调要点。(1)、超翘舌音,研、键、均是前鼻音。(2)、末的写法,第一横比第二横长。5、出示课后习题2的词语,开火车读。(1)、理解“研究、剧烈、颤抖、坚固、均匀”的意思,找近义词。研究-探究剧烈-强烈颤抖-发抖坚固-牢固均匀-均匀(2)、出示蜻蜓图片,理解末端的意思。(3)、运用扩词的方法,理解机毁人亡、惨祸。机飞机毁毁坏亡死亡惨悲惨祸祸事。(4)、用查字典的方法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轻而易举、关键。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本课指鲸不费力气就超过了海轮。关键本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本课指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点的厚斑点,厚斑点是防止翅膀颤抖的最关紧要的部分。6、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强调“模仿、颤抖、蛋壳、薄壳结构”的读音。7、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的发明得到了哪些“老师”的指导,雷达得到了蝙蝠的启示。飞机得到了鸟类、苍蝇、蜜蜂等的启示。轮船得到了鲸的启示。薄壳结构得到了鸡蛋壳的启示。越野汽车得到了袋鼠的启示。坦克得到了贝壳的启示……8、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的老师是蝙蝠、鸟类、苍蝇、蚊子蜜蜂。鲸、袋鼠、贝壳、鸡蛋等生物。这些并不是真的老师,所以“老师”上面加上了引号。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引导:认识第一位老师。2、出示蝙蝠飞行的视频,学生观察,了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