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54156456 2019/2/19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般“古诗”没有这种作用,应该是指《诗经>。项,指代对象错误,“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是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体会。,张冠李戴,列举罗素的例子不是赞美中国古诗,而是赞美中国的山水风光。4、A、雄:难以(程度副词)5、C、②④⑤。(①说的是况钟被启用,③说的是两人用心帮助百姓。⑥说的是平思忠的廉洁。)6、C、应该是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7、(1)、苏州地区赋税繁多劳役沉重(1分),豪强猾吏(1分)舞文弄墨以奸求利(1分),是(1分)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句意顺畅(1分)。(2)、况钟主持政务,细心而且周密(1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1分)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奖励和惩罚(1分)。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进出(1分)时行奸作伪。句意顺畅(1分)。8、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3分。意思对即可。)9、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①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②诗中把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的情绪。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10.(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1.(1)B3分C2分A1分(D.“畏惧生命衰老”没有根据。,但不是每个人都如冯骥才一样能够记得那么仔细:公历,农历,星期,干支纪年全记住。)(2)①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②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珍爱生命;③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3)(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意思对即可)(4)本题为开放性题,只要学生能够通过一个城市的街区与建筑,一个人的照片、物品、老歌、老曲,日历等等载体谈出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体验,言之有理,有据就可。本题也是第三题内容的拓展和升华。12.(1)B(3分)E(2分)C(1分)其它选项不得分。【解析】A项:陈村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