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规划期限近期:2010至2015年中期:2016至2020年远期:2021至2030年2、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县域、规划区、中心城区县域:辖蓬莱、隆盛、河边、回马、玉峰、象山、天保、卓筒井8个镇和通仙、金元、智水3个乡,幅员面积703平方公里。规划区:包括蓬莱镇、隆盛镇大部分乡镇,。中心城区:即大英县城,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规划理念及思路三(1)贯穿“两化互动、三产联动、四态合一”的城乡统筹理念。(2)实践“产城一体,田园宜居”的田园城市理念。(3)提出“城乡发展单元”的区域统筹理念。(4)贯彻“生态低碳,魅力营城”的生态营城理念。以科学发展新理念,谋划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把城镇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有机对接,进行统筹规划。依托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坚持“业态、形态、文态、生态”的四态合一,做到“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产城融合。保证产业用地、生活用地的就近和均衡布局,同步推进产业和城市建设。采用组团式、网络化、田园型的格局,建设城乡一体、功能完善、产业现代、生态和谐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构建城乡规划适宜单元,体现城乡互动过程,以利于协同发展。各单元依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强化分工与协作,突出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整体的优化发展。规划要贯彻生态环保与城市发展并重原则,走生态化、集约化、低碳型的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景观风貌,突出地域特色,提升营城理念,保护和挖掘城市文化和内涵,将自然生态与景观风貌作为城市特色进行保护、展示,构建富有魅力和特色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1、规划理念2、规划重点与思路:(1)明确区域定位——“融入区域,全域统筹”从成渝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视野出发,站在“区域合作”、“全域统筹”的整体战略高度,科学分析大英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2)优化城市空间——“优化空间,完善功能”从区域和自身的发展迫切要求出发,拉开城市构架,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构建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3)提升产业结构——“两化互动,三产联动”以“两化互动,三产联动”的理念为主线,以文化旅游区、工业集中区、新村综合体的建设为引擎,协调产业,统筹城乡,促进城区与区域的和谐发展。(4)塑造城市特色——“营山理水,生态田园”从塑造城市特色和景观风貌入手,按“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理念,建设城乡一体、功能完善、产业现代、生态和谐的宜居宜业城市。(5)梳理交通组织——“衔接引导,高效绿色”根据城市的产业布局、空间形态及城市风貌特色等,合理组织路网结构,做好内外交通衔接引导,构建高效、绿色的客货交通体系。(6)保障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低碳发展”建立公共安全防护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优先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中西部成为全球产业转移新热点。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全面转型关健时期——十二五:“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化——西部经济地位全面提升区域背景解读战略思考:大英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有条件在本轮转移的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倾斜,大力争取和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布局,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渐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一1、视野1:宏观区域——产业转移与发展方式转变成渝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综合配套试验区,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试验区”。大英2、视野2:成渝经济区——建设中国经济增长极区域背景解读一成都重庆内江遂宁大英资中潼南资阳永川合川目前区域内的极化效应非常明显,腹地发展缓慢。从而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通过强化对中间节点城市的培育,使之成为成渝之间产业转移、文化交融的二传手,贯通成渝之间的交通带、文化带、产业带,带动成渝经济区整体发展,是成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