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实际工时除计划工时.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际工时除计划工时.docx

上传人:bb21547 2019/2/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际工时除计划工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际工时除计划工时百万工时伤害率 1、百万工时损工事故率=×; 2、百万工时损工严重率=×。 3、工伤事故:指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管理的伤害事故,即造成员工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轻伤以上的伤害。有如下计算公式: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百万工时伤害率=×; 百万工时伤害严重率=×;20万工时伤害率=×;20万工时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4、同一起事故有多人受不同程度伤害,“起数”仅统计在“伤害事故分级”中某一项,不可重复;“人数”按伤害程度分别统计对应“伤害事故分级”某项。 5、一般伤害事故包括:指员工受工况突发变故,肢体未受伤害但某些器官受不良刺激的“伤害未遂事”;肢体或某些器官受到伤害,造成离岗2—8小时的“一般损工事故”,2小时以下的“非损工事故”。 6、非计划停止作业:是指除一般伤害事故、工伤事故外的、非计划安排的,停止作业导致损失工时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 7、损工伤害事故起数=伤害未遂事故+非损工事故+一般损工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8、损工事故起数=非计划停止作业起数+一般伤害事故起数+工伤事故起数。 9、表中工时单位统一为:小时;1个工作日=8小时。实际总工时=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工作日×8。在计算时,损失工时与实际总工时的“单位”统一使用“日”或“小时钻井队、海洋平台作业队、勘探队等野外作业活动,作业区和生活区一直暴露在与工作有关的危险中,员工每人每天按24工时计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员工每人每天按12工时计算。?在施工现场工作的工程建设管理类员工每人每天按11工时计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员工每人每天按9工时计算。?采油、炼油、化工、管输等固定场所循环作业类员工按每人每天12工时计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员工每人每天按8工时计算。其他机关、后勤等服务类员工每人每天按8工时计算。工时计算方法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一、工时计算方法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二、注意点 1、由于作业不良问题较多,造成的不良应有专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返回前面工位重工,否则影响正常下拉速度,造成瓶颈现象,不可有此现象发生。作业不良重工时应填写重工工时。 2、新员工试用期间,应在在职培训栏注明,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各领班应将新员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