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单位(盖章):教案纸执教人姓名:李绍改学段和任教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教学科:初一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章节(题目):第三单元11课《<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含义,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喜爱阅读文言文。 《论语》的有关知识,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所倡导的修身(个人修养)和为学之道。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感受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各章语录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专家审查签字:第1页校长审查签字:单位(盖章):教案纸执教人姓名:李绍改学段和任教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教学科:初一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章节(题目):第三单元11课《<论语>十二章》【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2、感受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教学过程】装订线一、激趣导入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学过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出自哪部书吗?学生答:“孔子”,《论语》。老师板书课题,并特别强调“论语”的“论”字声调为阳平,论(lún)。同学们回答很正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二、检查预习(一)文学常识积累1、同学们请打开书,找到课本50页注释(1)。请圈画出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句。请重点圈画出-----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七经”之一,“四书”之一等文学常识。专家审查签字:第2页校长审查签字:单位(盖章):教案纸执教人姓名:李绍改学段和任教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教学科:初一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章节(题目):第三单元11课《<论语>十二章》2、这里对同学们提一个要求:课下去网上搜索并了解“七经”、“四书”等相关知识好不好(学生答“好”)。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二)读书正音、识字、清除语言障碍1、指名读书,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标注他读错的字和自己不认识或者读不准音的字。2、指名板书生字,写出刚才听同学读书时他读错的字和自己不认识或者读不准音的字。共同注音识字,积累语汇。装订线论(lún) 说(yuè) 愠(yùn) 省(xǐng) 罔(wǎng)  殆(dài) 箪:(dān) 肱(gōng)笃(dǔ)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的同时注意重音和停连。还要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及句子的意思。2、老师明确读书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双手持书,以示庄重而神圣,突显对知识的敬畏。二要腰杆挺直,不论站姿和坐姿,扩展开胸腔,放开喉咙,声音洪亮。三要做到抑扬顿挫,投入感情,把握好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