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人脸识别及通道标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4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脸识别及通道标准方案.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2/20 文件大小:2.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脸识别及通道标准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智能人行通道闸系统设计方案建设单位:设计人:设计时间:、摆闸、翼闸是人行通道的现代化控制设备,用于人员出、入口需要进行控制的地方,如智能小区、饭堂、宾馆、博物馆、体育馆、俱乐部、地铁、车站、码头等场所。三辊闸、摆闸、翼闸的使用可以使人流井然有序。三辊闸、摆闸、翼闸与智能卡、指纹、条码等身份识别系统设备结合使用,便构成智能门禁通道控制系统;它与计算机、门禁、考勤、收费管理、门票系统等软件结合使用,便构成智能通道闸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门禁、考勤、消费、售票、限流等功能。本通道闸管理系统是智能一卡通系统的一部分,设置于小区、工厂、智能大厦、食堂等通道处,可以完成员工持卡通行管制、上下班考勤、就餐等各种管理功能。系统运行环境安装环境为大型现代化智能小区,要求针对小区大门处的进出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方便手推车人员的进出控制。要求小区人员进出必须刷卡,经系统自动验证后方可进出,系统可自动记录人员进出资料及时间,方便统计查询。设计思路根据现场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多年的智能小区系统设计经验,设计采用智能通道闸结合射频卡技术,实现人员进出刷卡通行。计划在小区大门处出入口各设一台智能摆闸1台,双向进出控制,即美观豪华又起到人员进出控制的功能。系统配合智能卡身份验证设备,该设备全部内置安装,并与管理电脑联网,系统可对进出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管理,并方便将来的维和护扩展。本系统主要包括:前端智能通道闸,前端内置身份识别系统设备,中间通讯及管线设备,后台软件及管理发卡系统,后台电脑及打印设备(自配)等几部分。系统设计主要依据项目建设的总要求,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及大型数据库为技术基础,基于Windows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大楼“一卡通”综合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时,硬件设备的选择和物理链路的建立尽量考虑了目前最先进和通用的设备、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项目建设的后续可维护性和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先进性。从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出发,考虑系统功能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每个子系统的软硬件保持较大的冗余度。模块化的设计便于根据项目需要量体裁衣,保证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并且整个系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的一个节点与其它系统可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冗余度使系统运行于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确保系统在要求不高的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某部分出现问题而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使在网络电缆某处有断损时,系统仍可继续工作并告警。-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通用要求;GB/-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门锁的特殊要求的规定;ISO10536和ISO15693国际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32-;TCP/IP协议;《软件工程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标准》GB4943-2001系统设计目标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非接触IC卡技术,读写操作安全可靠;充分利用大楼网络资源,共享基于以太网的网络平台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采用WinNT核心做为管理平台;追求先进,注重实用、科学、经济及合理性;保障系统的安全、简捷、功能齐全;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及易维护性。方便工作人员工作,保障大楼安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节省资源,增加附加值。提高服务质量。对IC卡的权限进行控制,使相关功能系统可各自独立运行,又能集中管理。卡的发行能集中发行。即在投入使用时,将其各种使用权限一次性赋予卡片,并将权限下载到各个子系统管理电脑。智能卡管理系统应能与不同应用系统对接,以实现数据共享、技术整合、系统互动。方便工作人员工作,保障大楼安全实现工作人员整个大楼内一卡通全部通行,宾客酒店活动范围内一卡通通行感应技术选择现代信息识别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科技发展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自从条码识别技术诞生以来,先后出现了磁条读写技术、接触式IC卡读写技术、光电卡读写技术,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都是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的成果,都会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他们又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如存储量少、使用寿命短、受环境影响而读写困难等。80年代末世界上出现了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写技术,它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无需 物理接触即可完成信息读写和控制,读写所需瞬间能量由读写器提供。它经历了近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日趋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非接触IC技术正逐渐取代接触式IC技术,已被大多商家和用户采用。本系统可采用EM、MIFARE、TI、HID、MOTOROLA等常用感应技术卡来实现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