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毛和中特精髓.pptx

格式:pptx   大小:513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毛和中特精髓.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20 文件大小:5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毛和中特精髓.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案例:“实事求是”碑的来历·在延安中国革命纪念馆,保存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块石碑,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早在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后,党中央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由王明主持,但白色恐怖下的党中央机关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恰好此时,共产国际需要中共派一个负责人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工作。于是,“九一八”事变后,王明到了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28岁的王明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1937年6月,伤势严重的王稼祥抵达莫斯科。中共中央决定由王稼祥接替王明。1937年11月29日,王明由莫斯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科回到了延安。·一踏上延安的土地,王明便摆出一副“钦差大臣”居高临下的模样。一天上午,中央党校接到通知,要学员们到大礼堂集合,听一位大人物作重要报告。王明衣着齐整,脚穿马靴,满面笑容地登上了主席台。他环视了一圈会场,开口便讲国际形势,次谈国内形势,最后谈到党的任务:现在形势变啦,我党的任务和路线也应随着变化。过去我们的头号敌人是蒋介石,现在国共两党又开始第二次合作了;目前,我们的一个战略部署,就是同蒋介石要化干戈为玉帛,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于统一战线,要接受蒋介石的领导。王明口若悬河,讲得有声有色,致使许多同志将他的话当作新的指示、新的观点,认真地进行记录。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向会议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和他的演讲,被一些人看成是“国际路线”。对王明的这种表现,毛泽东希望大家能看到对蒋介石寄以希望是会吃亏的。他表示坚持自己原来的见解与主张之外,便没有多说话。·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王明当上了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此后,王明的右倾思想进一步发展,擅自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宣言和谈话。·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上的分歧,任弼时来到莫斯科。在莫斯科期间,他和王稼祥多次与共产国际领导人讨论中国的国内形势,极力宣传毛泽东统一战线的政策,反复介绍王明那一套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为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支持毛泽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938年6月,共产国际举行会议,通过了一个支持毛泽东的文件。在莫斯科治病的王稼祥动身回国时,共产国际中国方面的负责人季米特洛夫为王稼祥、任弼时举行家宴,并告诉他们:“应该告诉全党,承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不要竞争了吧!”·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传达了季米特洛夫的意见。会议决定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9月29日至11月6日,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桥儿沟召开。会议经过正确的批评和斗争,基本上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王明在口头上承认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表示要统一在中央和毛泽东的周围。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经过了如此复杂的情况,面对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毛泽东认为有必要组织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路线,进行认真的学****和清理。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开始不久,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宝塔山下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的座右铭。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人们郑重地取下石刻,埋入地下。解放后,党校旧址上办起了师范学校,师生们在一起建校劳动中挖出了石刻,交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至今。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安徽六安金寨县双石乡码头村人。家庭出身贫民(亦说小商人)。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葬于新圣母公墓。机会主义:指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的违背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的思潮、路线。它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机会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右倾机会主义,另一种是“左”倾机会主义。左右是相对实际情况而言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左倾机会主义”(“左倾”):它是指党内的一种错误思想,表现为急躁、冒进,不顾客观事实;或者照搬马列原著,咬文嚼字,不能灵活运用。又叫“左倾冒险主义”。如:王明左倾冒险主义(1931~1934年);“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就是左倾机会主义在“肃反”中的典型表现;“文革”更是这种错误思想的典型代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右倾机会主义”(“右倾”):它是指党内的一种错误思想,表现为对敌人软弱、妥协、害怕、投降,政策和路线上保守,走在群众的后面。又叫“右倾投降主义”或“右倾保守主义”。如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