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国富论有关摘要: 1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到的。同样,原来被分工引起的,亦是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人们天资禀赋的差异,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 2分工之起,由于交换力、分工的范围,亦往往受限制于交换的范围,换言之,常为市场范围所局限。市场过小难与人以终生专务一业的刺激。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随意换得自己需要别人劳动的剩余生产物。 3分工的局面,一经完全确立,一己劳动的生产物只能满足自身欲望的极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物品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相当限度内,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时,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 4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区别,在订定永续地租或订结长期租地合约时还有人用到;但在日常生活比较普通的买卖关系上,却很少有人用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是正相关比例的。 5也许有人说,资本的利润,不外是特种劳动得的报酬。换言之,不外是监督指挥的报酬,不外是工资的别名。但工资和利润截然不同,它们受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原则支配。而且这种所谓劳动的报酬,毫无关于其劳动数量难度与技巧,那完全受支配于所投下的资本价值,利润的多少与资本的大小,恰成比例。 6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上受支配于这商品的供求比例。市场上有多少存货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者,换言之,愿支付商品上市所必须支给的地租、劳动、利润之全价值者,又需要多少这种货物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可称为有效需要者;他们的需要,可以称为有效需要。 7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仇或自然工资。但在普通的争议情形下,要预知当事双方,谁占有利地位,谁能使对方屈服于自己提出的条件,绝非难事。 8大多数的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往往过于自负。这是历来哲学家。道德家所指称的人类通病。但世人对于自己的幸运,往往发生不合理的妄想,却不大为识者所注意。实际上,对于幸运发生妄想的人,比较对于才能过于自负的人,恐怕还更多数。身体精神还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幸运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他们把利得的机会,评价过高;同时又把损失的机会,评价过低。至少,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状态下,绝不会把损失的机会,过于重视。 9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我就我们这本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我们这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模板,是引领我们进入经济学的学习的启蒙课本。今天,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同义词,甚至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维吉尼亚州学院产生的公共选择学说等等。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以往模型的范围,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政治经济学,并加强了对于其理论的研究。后来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加深,政治经济学终于正式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并在各相关大学开设专门学科.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由于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范式是前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只有以对称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对称关系为自己的对象、出发点和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的对称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终结,科学经济学的开始。首先我明白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为什么马克思会把物质资料作为研究出发点呢?无疑这是有其原因的,首先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我们都明白,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俗一点说,人离不开物质,举个例子吧,我们如果7天不进食或者3天不喝水就会死亡,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物质,早晨从我们睁开眼睛,我们就开始和物质紧密接触了,洗脸刷牙用的牙刷、牙膏、毛巾、漱口杯、、、接着是吃早餐,那些食物、、、骑车去学校用的自行车或者乘坐的公交又或者爸爸开的小轿车,到学校后我们的课本、笔、课桌、椅子、黑板、、、忘了说了,我们起床前一直躺着的床也是的、盖着的被单、、、这仅仅是举了我生活中所遇到的物质的一小部分,没有这些难以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另一个原因是物质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举一个简单例子,在没有温饱的时代,你会想着如何去发展自己的未来吗?当然不会啦,只有当人们的物质与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想着精神方面的发展。综合以上观点,马克思把物质资料的研究作为出发点是有根据的、科学的。我们真的要佩服马克思了,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常识的东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