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运筹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运筹学论文.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2/2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运筹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排队论在运筹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阐述了运筹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教学和实际运用,并着重对排队论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讨论。【关键词】运筹排队论应用运筹学的起源和发展运筹学(OperationsResearch),顾名思义,即“运用研究”或“作业研究”简称为OR。溯及运筹学的发展历史,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渊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5年间,兰彻斯特为研究战争的胜负与兵力多寡、火力强弱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若干军事论文;爱迪生在研究反潜战的项目中,汇编各项典型统计数据,用于选择回避或击毁潜艇的最佳方法,使用“战术对策演示盘”解决了免受潜艇攻击的问题。第二次时世界大战期间,鲍德西(Bawdsey)雷达站的负责人罗伊(年美国大西洋舰队反潜艇指挥官Baker组织并领导了反潜艇战运筹组,即后来隶属于美国海军总司令部的运筹组的前身,这个运筹组集中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战争结束时,海军运筹组的科学家人数已达到70多位,美国陆军空战部队在Leach的领导下建立的作战分析小组也超过了20多个。现代运筹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在某些组织的管理中最先试用科学手段的时候。可是,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的活动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任务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OR”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作战问题,显示了科学的巨大物质威力,为“OR”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当战后的工业恢复繁荣时,由于组织内与日俱增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所产生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基本上与战争中所曾面临的问题类似,只是具有不同的现实环境而已,运筹学就这样潜入工商企业和其它部门,在1950年代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系统配置、聚散、竞争的运用机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一套理论,如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等等,由于其理论上的成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又大大促进了运筹学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到50年代末期,被认为是运筹学的成长时期。此阶段的一个特点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样,使得运筹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单纯形法、动态规划方法等)得以用来解决实际管理系统中的一些优化问题,促进了运筹学的推广和应用。最初几年,工业运筹学发展较为谨慎,绝大多数队伍规模尚未壮大起来。50年代末,在美国大约有半数的大型公司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应用运筹学。二、运筹学在中国的产生于发展中国的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小组是在钱学森、许国志先生的推动下于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的[8](P162-63)。其“应用是在1957年始于建筑业和纺织业,从1958年开始在交通运输、工业、农业、水利建设、邮电等方面皆有使用。尤其是在运输方面,从物资调运、装卸到调度等。”[9](P140-42)。1958年,建立了专门的运筹学研究室,但由于在应用单纯形法解决粮食合理运输问题时遇到了困难,我国运筹学工作者于是创立了运输问题的“图上作业法”;而管梅谷教授则提出了“中国邮路问题”模型的解法。可想而知,运筹学从一开始就被理解为与工程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1959年,第二个运筹学部门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这是大跃进中数学家们投身于国家建设的一个产物。力学所小组与数学所小组于1960年合并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室,当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排队论、非线形规划和图论,还有人专门研究运输理论、动态规划和经济分析。50年代后期,运筹学在中国的应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