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1. 除了需求开发的四个活动和需求管理活动之外,需求工程当中还有没有需要执行的活动?如果有的话,它们是哪些活动?给出你的理由。答:过程管理活动和项目管理活动。过程管理活动是跟踪项目开发过程,记录项目开发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教训 项目管理活动是管理项目开发的一系列问题与进度,管理人员配置,以达到最该效益。2. 需求开发过程具有迭代特性,但是不是所有项目的需求开发过程都必须是迭代完成的?如果不是,请给出举例和理由。答:不是,一般对于业务领域不熟悉的项目,需求是具有迭代性的,需要对业务领域的认知,有一个从认识到知识重构的过程。 对于某些固定需求且熟悉的项目,就不需要迭代开发 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需求验证。当然并不是所有项目的需求开发过程是迭代完成的,当某一项目开发过程中,用户需求非常简单,开发人员已经相当明确用户需求,这时,就不需要返回到需求获取阶段以继续用户需求的获取,这样,也就不需要迭代完成。3. 需求开发的迭代特性与软件开发过程的迭代式开发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会互相影响吗?如果会,那么有哪些影响?答:需求开发的迭代特性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迭代式开发的一个子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开发工作的迭代,当然也包括需求开发中的迭代。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如果需求开发中的迭代不能很好地完成需求分析任务,就必将影响到软件开发过程的其他迭代阶段的进行。需求工程细节知识的实践性对不同项目的需求开发过程的差异性有没有影响?如果有,请说明影响是什么。如果没有,请说明是哪些因素产生了不同项目的需求开发过程的差异性。答:没有影响。其实是需求开发过程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细节知识的实践性。现实世界问题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主要导致了需求开发过程的差异性。第四章3. 在各种关于软件的调研中,无一例外地发现“缺乏用户参与”是导致软件失败的最大原因,试说明有哪些原因会使得用户参与不足?应该怎样解决?答:(1)用户数量太多,选择困难;(2)用户认识不足,不愿参与;(3)用户情绪抵制,消极参与;(4)没有明确的用户;解决:要求开发者在进行需求获取时,能够对系统的用户以及用户的替代源等相关涉众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特征、类别、任务、取向等,并在需求获取中采取对策避免用户参与不足现象的发生。,需要描述哪些方面?答:(1)方案描述:概要描述解决方案;(2)业务优势:该解决方案所能带来的业务优势;(3)代价:该解决方案将花费的代价;第六章1. “以用户为中心”和“重视用户价值”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一种软件开发趋势,涉众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用户为中心”和“重视用户价值”?(1)涉众识别:从涉众基线出发进行涉众类别的寻找和发现,找出关键涉众类别,分类别选择涉众代表;(2)涉众描述:描述涉众类别的特征,主要包括个人特征和工作特征,主要目标,态度,主要关注点和约束等;(3)涉众评估:对涉众进行优先级评估,风险评估和共赢分析;(4)涉众选择:为不同的涉众类别进行代表采样并制订参与策略,在适当情况下寻找一些用户替代源;2. 相当多的软件工程实践者认为:开发团队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项目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请从需求工程的角度分析这句话,并说明采用哪些手段可能建立和用户的良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