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机械毕业设计-空气压缩机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毕业设计-空气压缩机设计.doc

上传人:36296518 2015/10/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毕业设计-空气压缩机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1章绪论 1
空气压缩机的发展与现状 1
1
2
第2章变频恒压供气系统方案的设计 4
4
4
6
6
7
第3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8
控制系统的要求及分析 8
8
PLC系统的硬件选型设计 9
PLC的产生和发展 9
PLC的基本结构 10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10
PLC的主要特点 12
PLC的选型 13
变频器的选择 13
传感器的选择 14
PLC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14
主电气原理图 14
控制电气原理图 14
PLC外围控制电气接线图 16
本章小结 18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9
19
梯形图程序设计 19
系统流程图 19
本章小结 19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第1章绪论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领域中都引入了计算机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在煤矿中甚至许多有风动机械的企业,因工作性质的需要,都离不开空气压缩机。
目前空气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容积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压缩气体的体积,使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密度增加以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提高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使气体分子具有的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压力能,从而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往复式压缩机(也称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直接压缩气体,当气体达到一定压力后排出。目前主要用的是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
随着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因为易损件多、体积大、噪声大、震动大、不稳定及存在危险性等缺点,于一九三六年在瑞典开发出第一台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因工作相对稳定、整机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维护量少且小、噪声也大幅度降低、震动也少到不用基础等一系列优点,于一九八六年开始引入中国并得到广大广大客户的认可。但是随着螺杆压缩机的广泛应用,随着而来的问题也都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压力上不去,适合于八公斤以下,排气量也上不去,最大的机头到现在为止也只有35立方,轴承寿命短,而且需要有专用设备来调整间隙,不稳定性(体现机头会被抱死),力无法平衡,螺杆不能被平衡,噪声及震动不太令人满意,所以,大排气量的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小排气量的滑片式压缩机,1960年在法国成功开发出单螺杆式的压缩机,极大的触动了世界人的神经,特别是当时军舰与潜艇对空压机体积小、震动低、噪声低、可现场维护、无油润滑、随时备用启动的需求,很快在美国、英国、日本也相继开发出来,这几个强国都在努力保护,只应用在军事领域,民用产品一直都被排在外围。美国人如是评价:“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战略性产品。” 
中国也同样强烈渴望这种高档压缩机,于一九七六年在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成立开发小组,但一直至一九八九年,产品仍与国外的产品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就停止开发,而转为在国外寻找华人,查谦被发现并成功的安排在广东肇庆端州压缩机研究所,于一九九三年成功开发第一代产品,经过七年的实验,于2000年注册成立“正
力精工”并实行批量生产,并于当年“正力精工”接受国家的创新基金开发国防用无油单螺杆空气压缩机的任务,并于2004年通过验收而转入试用阶段。并于当年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的执行单位。同年还承担独家编制“螺杆式空压机”国家标准。并被国家首推为“煤矿井下用空压机”。而且荣获中、美、英、法、日的发明专利。
现在在产品设计上,应用热力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综合模拟预测压缩机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强化压缩机的机电一体化,采用计算自动控制,实现优化节能运行和联机运行。各种新型工质的压缩机仍然是研究的热门,其市场会在一定滞后时间后得到发展。目前最热门的应当是CO2压缩机了,特别是跨临界循环。各种类型,包括活塞、滑片以及螺杆等的CO2压缩机均在研发与应用中。

回顾工业生产过程和发展历程,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大多数工业生产过程均处于手工操作状态。当时人们主要凭经验由工人控制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靠人工观察,生产过程靠人工去执行,生产效率很低。而如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