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李零对论语的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零对论语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9/2/2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零对论语的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零对论语的心得体会仁,就是人其人,拿人当人。拿人当人,先拿自己当人,自尊自爱然后生爱人之心;推己及人,也拿别人当人。人有工具性,上班当工具,下班当人,一半一半就不错了,完全不当人也是常有的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尽心诚意,自守之德; 恕:心其心,将心比心,待人之德。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礼是处理差别的通过差别建立秩序,秩序就是和。和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以不平等求平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借等级,立秩序,这叫和。真正的平等理想叫大同,礼是讲不成了才讲的,故君子和而不同。和谐社会是小康不是大同。礼最大的用途就是和稀泥。义礼之辨:礼是外部规定,义是内心约束,礼比义更多强制。以德治国是乌托邦,德是自律,礼是他律。德礼是小道理,政刑是大道理,不能用小道理管大道理。只讲以德治国,德必伪,国必亡,误德未必误国。秦政之失,是只讲硬道理不讲软道理;汉代尊孔是用软道理包装硬道理。阳儒阴法,软硬兼施,硬在前软在后,硬在里软在外,而不是相反。以软道理分四种:礼乐、道德、学问、宗教。法治国,以德育人——易中天道德虽然不能治国,却可以育人;法制虽然不能育人,却可以治国。这就可以相互补充,也能解决只取一面所产生的问题。但不能是历代王朝的“外儒内法”、“阳儒阴法”,而应该是分工合作、抽象继承。所谓“抽象继承”,就是只取其合理内核,不要其具体规定。至于“分工合作”,大约可以理解为治国不妨多读法家,育人不妨多读儒家吧,也不能“全盘接受”。如何看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查其所安,人焉廋哉? 君子不器的原因是,君子追求的是道不是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常以仁、智并举,仁是体,智是用;仁主静,智主动;前者像山,后者像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不管别人的存在、感受; 西方人对自由的理解是“一人一个笼子”自由用来给人之间的关系划定界限、范围。林则徐对联: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前一句是刚毅,后一句是恕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自己一方面来讲。恕道的核心是对等,不抵抗主义是对恕道的片面理解。毛泽东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庸,中是不偏,庸是不变;无标准无原则的“和合学”不是中庸。做学问,要知之、好之、乐之,不知满足,不知疲倦,持之以恒子曰,圣人和仁人他是见不到的,能够见到君子和“有恒者”就不错了学****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子之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人以为绕开整体死扣细节就可以避免犯错误,古人叫“碎意逃难”篡天下的自比周公,是托周公的象征意义:干天子的事,没天子的名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反对记问之学,认为只会死记硬背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值得教,一定要有内心冲动,自己提出问题才加以点拨,启之发之,让他们自己找答案。不会举一反三,也就没必要讲第二遍。孔子身教重于言教,不是竹筒倒豆子,是你不问他不说,重在启发。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工体系下的精神残废,认字就眼亮,逮谁就灭谁,可谁不比你强? 真话是利刃,触之者伤。圣人-善人-仁人-君子-有恒者坚持做好事难在哪里?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原因: 1、人有虚荣心,无而为有,所以坚持不住 2、人的本性是追求有,坚持的是反方向 a)要经历从无到有,甚至让他有到“盈”,才能聊胜于有 b)老子的“无见可欲则心不乱”,让他不知道或看不到对于博还是专,孔子以射和御打比方,说自己宁可是个驾车拉着射手的驭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学****的四个境界:学道-追求道-守道-用道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恕之道仁:爱人,拿人当人恕:将心比心,尊重别人,推己及人我认为好的东西是不是一定要推给你?这是不是同理心?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中国人只取经,不传教。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现在的各种评论,多半是拉关系、捧臭脚,与口碑反着来——伪君子网上的评论多是以批倒批臭为主,把能说多绝当个性——真小人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