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音韵诗律古注作业.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音韵诗律古注作业.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2/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音韵诗律古注作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音韵、诗词格律、古书注解部分练****一、简释下列术语:字母:用来代替声母的汉子,或称为声纽、纽。 五音七音;音韵学家从发音部位角度把字母分为五类:唇音、齿音、牙音、喉音。后来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半齿音。 反切;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疏、正义:是官方的注释,尤其是唐代孔颖达的;疏是私家的注释。叶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破读:所谓破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该词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字: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集,这个字要按照他本来的读音读。拗救: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为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拗救犯孤平: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七律的第三个字,五律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叫做犯孤平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音近词用同音词解释。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史记》三家注:李善《文选》注裴松之《三国志》注         二、默写唐宋三十六字母(注意各个字母的类属)。三、简述从中古四声到后来四声的发展演变关系,并说明变化的条件。平分阴阳:清声母归阴平,浊声母归阳平。浊上归去:浊音声母的上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变成去声。入派四声:全浊归阳平,次浊归去声,清声母其无规律;中古的入声字,到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是哪个朝代、哪个人提出的理论?分别解释这两种理论的含义,要求举例。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古无舌上音”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