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桩基高应变检测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桩基高应变检测报告.docx

上传人:rdwiirh 2019/2/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桩基高应变检测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桩基高应变检测报告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质控表-11共页第页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批准:审核:校核:主检: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由*****单位承建。该工程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共计8根,设计桩径为500mm,于※※年※※月※※日浇注。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受中铁第十一工程局的委托,对该工程基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受检桩编号为1、8、17、12、20、10、16、13,共8根。二、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 杂填土:稍湿,松散,层厚~。淤泥:饱和,流塑,厚度~。残积砂质粘性土:湿,可塑~坚硬,层厚~。-1强风化花岗岩:为花岗岩风化残留球状风化体,呈散体状、碎块状,厚度~。全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厚度~。-1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2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碎块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中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清晰,裂隙不发育,最大揭露厚度m。三、反射波测桩的基本原理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基本原理为:用锤激励桩头,所产生的应力波将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波阻抗界面,将产生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应力波反射和透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波阻抗的大小。由波动理论可知,当应力波遇到断裂、离析、缩颈及扩底时,由于波阻抗变小,反射波与入射波初动相位同相;当应力波遇到扩颈、扩底时,波阻抗变大,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初动相位反相。结合振幅大小、波速高低、反射波到达时间等可对桩的完整性、缺陷程度、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桩身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L= Vp?T2 式中,L为桩身长度,Vp为应力波传播速度,T为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四、资料分析与结果本次共对2根桩进行了低应变法检测。其结果详见附表,各试桩的实测信号曲线见附图。桩身完整性分类为: Ⅰ类桩:桩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混凝土结构密实,桩体无缺陷存在,在时域波形上表现为曲线规整、圆滑、无异常信号迭加。Ⅱ类桩:相对完好桩而言,桩身规则性略有差异,反映在时域波形上则有轻微异常信号迭加,波形不甚圆滑,说明桩身局部存在轻微的离析、缩颈、扩颈等缺陷,但整体尚好。Ⅲ类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畸变较大,桩底反射信号不清楚,难以辩认。说明桩身存在局部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这类桩对单桩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Ⅳ类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严重畸变,无桩底反射信号,桩间反射信号较强,桩身存在严重缩颈、离析、夹泥、断裂等缺陷。基桩检测成果报告表低应变法检测结果: Ⅰ类桩共5根,占所测桩数%;Ⅱ类桩共3根,占所测桩数%;Ⅲ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Ⅳ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五、波形图见附图官地矿安家沟风井广场四通一平室外及地面建筑工程基桩低应变检测报告检测: 编写: 审核: 批准: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试验中心二0一二年八月一、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西山煤电集团官地矿安家沟35kv/6kv变电站工程。该工程长,宽,为四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房屋。根据现场踏勘资料,场区地层有挖有填,均匀性极差,充分考虑持力层的均匀性,则基础分别采用灌注桩及独立柱基。独立柱基天然地基承载里特征值为500Kpa;灌注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500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